兆名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对照材料 扫黑除恶 党课下载 不忘初心 治国理政 工作汇报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学习强国 >

(6篇)关于高等教育强国主题材料汇编(精选文档)

时间:2023-12-05 18:00:10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6篇)关于高等教育强国主题材料汇编(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6篇)关于高等教育强国主题材料汇编(精选文档)

关于高等教育强国主题材料汇编(6篇)

关于高等教育强国主题材料汇编

(6篇)

篇1: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彰显时代理据

  党的20D报告明确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处于先导性、基础性和支撑性的战略地位。“教育强国”在党的20D报告中作为强国战略总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摆在“六位一体”强国体系(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首要位置,充分彰显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是龙头。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和连接处,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着支撑引领作用,应主动担负起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使命和责任。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下,自觉依循政治逻辑、政策逻辑、价值逻辑和实践逻辑,努力实现高等教育更广的辐射面、更优的超前布局和结构层次、更高的人民满意度,使高等教育从“最大体量”变为“最优质量”,实现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飞跃,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高等教育力量。

  国家意志:教育强国建设的首要任务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便与国家重大战略同频共振、并向同行,肩负着扎根中国大地办人民满意大学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响应中央关于高等教育“要很好地配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配合工业建设的需要”的要求,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使我国逐渐摆脱了“高等教育弱国”的状况。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为社会经济持续繁荣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新时代,我国正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跨越,高等教育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刻领悟党和国家对强国崛起规律、未来世界发展大势的洞察,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强化有组织科研、服务国家战略等领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持续发挥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事实证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离不开党和国家强有力的领导,只有与党和人民期待及国家和民族利益同向同行,才能取得累累硕果。

  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更要突出国家意志的导向作用,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坐标系中加以考量。要在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持续汇聚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全要素合力,赓续大学生命生长与国家现代化交织共荣的精神血脉。值得注意的是,国家意志在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进程中,也要重视和尊重高校的自主性、多态性,赋予大学合理且充足的自主权,拥抱学术观点的包容开放和有灵魂的卓越,使高等教育在积极有为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确立富有差异性和独创性的自身定位和发展战略,有机统合教育与政治的视角,全方位助力强国建设。

  制度创新: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保障

  2023年5月29日,A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制度创新是保障。推动高等教育的制度创新,是决定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水平和落实成效的关键,更是以教育强国夯实中国式现代化之基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制度,为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政策框架。一方面,形成《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等制度,对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发展任务、建设目标等进行顶层设计,锚定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定位和前进方向,从战略层面擘画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蓝图。另一方面,出台《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促使高校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育人层面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撑。此外,教育部办公厅还印发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着力推动大学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国家发展重大需求,体系化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大学与社会形成深度互嵌的共生共荣长效机制,为高等教育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效政策供给和制度创新。

  大学和学科制度的现代化创新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助推高等教育由内涵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由大众教育向普及化教育转型、由传统的单向度管理向多元化治理转型。在中国式现代化引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征程中,高等教育要紧随时代发展潮流,精准把握历史发展大势,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大学更要自觉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高等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方面的制度精神,明确办学理念,优化组织、学科、教育等管理制度,推动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完善和优化,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和魅力。

  目标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引领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这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有的价值遵循,更是引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的目标导向。人是高等教育中最基本的元素,对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质量和发展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人能否经由高等教育实现自由和全面发展,已成为衡量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成效的关键标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既要满足规模巨大人口的受教育需求,更要注重提升育人质量,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着力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意味着人在流动的现代性中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跨越。高等教育作为现代人的孵化器,能够高质量培养具有现代生活态度、适应现代化生活、开创现代美好生活的一流人才。高等教育强国则意味着高等教育培养的人要具有上述“现代人”的个性特质,有着实现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无限空间。

  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引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高等教育追求卓越的必经之路。高等教育有责任造就更多现代化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和集体智慧,满足全体人民对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期待。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高校要厚植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将党的全面领导和全过程人民民主贯彻落实到大学治理的全过程,营造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推动科研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使广大人民在高等教育中收获实现美好生活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当前,社会进入了科技创新的密集活跃期,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创新的策源地,更应拥抱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共同利益与价值追求,聚焦国计民生中的重要课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掘和培养国家战略科技人才和非共识性人才,推动我国向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进发。

  路径选择: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诉求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一个攻坚克难、守正创新的发展和变革过程。经过各方主体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奋斗,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实践告诉我们,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既要致力于实现高等教育各子系统与社会要素的有机衔接,突破单向度管理的纵向阻隔,贯通政府、高校、企业间的横向衔接,又要开辟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的畅通渠道,形成多主体协同共建的组织生态;
在数字化与多元化交织融合的格局下,知识生产变革驱动高等教育的多态性边界愈加宽泛,并逐渐蔓延和渗透至社会的多重领域,使之与城市网络、产业集群、知识经济等多重现代化因素交互共融;
多主体共同订立服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社会契约,积极拓展大学建设的创新形式和治理模式,加强大学与城市、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互动发展,使高等教育在以创新要素为主要驱动力的后工业时代能获得更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虽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实践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仍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倡导学术思想与学术观点的创新和实践,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在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等方面的创新。

  未来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必须以中国式现代化持续引领,通过共建共治共享的善治实践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多元主体,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范式。唯其如此,才能在实践中提炼升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集体智慧,在正确的路径选择中树立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展望2035年迈入教育强国行列的美好未来,高等教育必须把握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机遇,在创新驱动的实践进程中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不断开辟高质量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持续塑造跨越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特质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立足新时代,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发展道路,需要深化对党的这一重大决策的认识,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特质。

  第一,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的政治性。A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首先,需要加强党对教育强国建设的方向性领导,明确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意义,明确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需要加强党对教育强国建设的全局性领导,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自上而下形成党对教育强国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管理的格局。最后,需要加强党对教育强国建设的策略性领导,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内容和引领,不断创新党领导教育强国建设的方式方法,在教育强国建设全过程彰显党的思想、理念和方略。

  第二,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的人民性。建设教育强国,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让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持续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促进教育更加公平公正,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教育的成就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建设教育强国,需要不断加强教育的综合治理,持续解决好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急难愁盼问题。针对教育中的现实困境和难题,敢于啃“硬骨头”,大力推进教育改革,持续创新教育理念、育人方式和办学模式,推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均衡、协调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第三,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的先进性。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属性和鲜明政治底色。党领导的教育强国建设无疑也需要处处彰显先进性。首先,需要超前布局教育强国建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提前出台相关政策制度,为教育强国建设出谋划策、指引方向。其次,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A总书记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改革与创新,不断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向纵深发展,破除阻滞教育强国建设的障碍和阻力。再次,需要高质量建设教育强国。A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因此,应以超前性、改革性、创新性引领教育强国建设走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之路。最后,需要保持教育强国建设的开放性。A总书记指出,“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积极的对外开放是保障教育强国建设的先进性,推动教育强国建设高质量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的必由之路。

  第四,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的教育性。教育性是教育的根本属性。教育强国建设要凸显和坚持教育性,按照教育的基本规律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断改革与创新发展。A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围绕这一核心议题,教育强国建设无疑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A总书记强调,“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只有我国教师队伍真正强起来,才能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才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的保障。为此,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品德高尚、学识渊博、能力过硬、潜心育人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第五,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的系统性。教育强国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首先,需要明确教育强国与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关系。A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为此,要找准和明确教育强国建设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系统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充分彰显教育强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其次,需要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一体化改革与发展,统筹推进教育思想、理念、制度、课程、方法等一体化改革与发展。最后,需要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教育强国建设需要家校社共同发力,只有明确家校社各自职责,建立家校社协同机制,形成家校社教育合力,才能渐进地完成教育强国建设任务。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新使命

  摘要: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中华民族的重教传统源远流长,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教育在人才培养、社会进步、国家振兴方面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主张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

  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与历史经验,创造性提出了“九个坚持”这一以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方向为中心的一整套凝练的、科学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新理念,其中,第八条“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强调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意义,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新使命,反映了当前社会发展对教育事业的时代要求,是A总书记对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A;
教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九个坚持”

  2018年,A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教育的“九个坚持”这一新理念,其中,第八条为“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这一论断以全新的视角论述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历史使命,阐明了教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发展的前进方向。

  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华民族的重教传统的一路强化

  中华民族的重教传统悠久隽永,教育历来被视为治国安邦的大事。《礼记》有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近代以降,仁人志士们在追寻强国富民、振兴中华之道时,亦把发展教育与救国救民相联系,相继提出“人才之兴,在开学校”“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救国”等思想。

  把教育摆在重要位置是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继承了重教传统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比如,民国时期,面对大部分国人“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的现状,毛泽东同志许下了“为扫除文盲而斗争”的宏愿。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文盲率高达80%以上,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因此,纵然在经济落后、百废待兴的背景下,党中央依然选择“勒紧裤腰带”“穷国办大教育”,开启了教育兴邦的征程,在党和国家的不懈努力下,仅仅几年光景,“扫除文盲”工作就取得显著成效,人民文化水平明显提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替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国家工作的重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需要各行各业的先进人才,而此时我国的教育事业则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要求,邓小平同志忧心忡忡地说到教育部门的落后可能会影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因此反复强调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好教育问题。此后,党愈来愈将教育视为关乎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教育地位一路强化。在党的十二大上,教育和科学与农业、能源和交通处于并列地位,同被列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与根本地位;
党的十四大首次确认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进入新世纪后,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变化,对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中央在坚定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同时,胡锦涛同志还陆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等观点,进一步阐明了教育在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优先地位。

  可见,在党的十八大以前,中国共产党重视教育的思路是一贯的。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A总书记更是高度重视教育的改革发展,把教育的地位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2012年,A总书记总结了中国人民的“十大期盼”,其中第一个愿望便是“更好的教育”;
2014年,A总书记首次将教育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结合,对教育事业的地位加以论述,提出教育不仅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柱,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因素;
2017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并将教育强国定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A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宏大愿景,即教育的“九个坚持”,其中“第八个坚持”便是“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可见,A总书记关于教育地位的系列阐释,在理路上层层深化。

  二、民族复兴,教育为先:教育是富国强民的关键举措

  古今中外,凡是智者,皆能认识到教育对国家发展的关键作用。国家要富强,繁荣的经济、先进的文化、强大的军事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这一切都要靠教育事业的奠基。

  强国必先强教,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才能提升国民素质,助力强国梦想。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栉风沐雨、波澜壮阔,实现了向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学前教育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已经可以比肩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越来越多的贫困学生都能享受到教育的浸润,他们凭借教育走出大山,步入理想的高等学府;
同时,据教育部数据显示,我国高等教育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教育规模处在世界前列,即未来有一半以上的学子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然而,尽管成绩斐然,但我国教育大而不强,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亦有一定差距,长此以往,必将成为我国经济、民生等领域进一步发展的桎梏。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强调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望。推动教育事业从“广覆盖”向“高质量”“高水平”迈进,反映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思想的与时俱进,有利于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只有办好教育,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与动力。正如A总书记所说,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和人才越来越重要,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要想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中国梦,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培育出更多更好的人才。总之,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是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担负的新使命。

  除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外,教育更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处于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面临多元社会思潮的挑战,西方国家一直伺机对中国实施“和平演变”。与直接的政治力量相比,教育不仅会对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产生深刻影响,而且还会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个人行为与认知。因此,教育无疑是决定民族命运和国家前途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群体来说,他们正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期,教育事业决定了接班人的性质。A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教育是为了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了我国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方向,正面回答了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重要问题。

  三、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创新发展

  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本人也十分重视教育对社会的重要作用。比如,他从教育与生产力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出发,指出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一定知识和能力的人,能实现科学知识向直接生产力的转化。此外,马克思还从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角度强调教育对政权巩固的重要作用,认为当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之后,应该善于利用教育来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作为社会存在,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党中央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各有侧重且不断发展、深化,但有一主线贯穿其中,即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教育必须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符合时代发展需要。既然我国教育事业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那么中国教育事业的作用和使命必定与党的事业、目标同轨。比如,毛泽东同志曾提出教育是为了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实际上确立了我国教育的根本原则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多次指出只有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才能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当下最根本、最具中国特色、最贴近客观实际的历史任务。在坚持“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一根本方向的基础上,A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教育的重要使命是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在发扬中华民族的重教传统、继承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以及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教育的地位、作用这一根本问题,赋予了教育使命问题在新时代的新内涵。那么,教育如何才能真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呢?应牢记三个核心原则,一是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二是持续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创新;
三是始终秉持人民利益至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A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A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A总书记从宏观视野和实践逻辑层面审视和揭示出教育发展与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科技创新、人民福祉、民族复兴间的内在关联,深刻阐释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意义。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强国建设题中之义和关键环节,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意义重大,必须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以明确的任务目标和实现路径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复兴进程同频共振。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战略蕴含深远意义

  锚定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一个长期而又紧迫的目标任务,要求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全面提速,充分发挥先导力量和龙头作用,体现特殊责任和使命担当,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构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真正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升。梳理高等教育政策可见,我国始终将高等教育做大做强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的总定位,提出“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党的20D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立足国家层面强调了强国崛起进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A总书记指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达到普及化水平,形成了各类高校各展所长、各安其位、特色发展、学科结构持续优化的发展格局,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需要破除以往的发展定势和路径依赖,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促进高等教育系统内外部各种要素协调发展和体制机制优化,推进从数量积累向质量提升的高等教育转型发展。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发生深刻调整变化,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世界范围呈现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和趋向的重大态势。教育和科技实力深刻影响国际力量对比,教育、科技发展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演化交互影响,成为决定国家未来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的关键。在国际科技制高点竞争空前激烈,高等教育变得愈加普及化、多样化、国际化、现代化、数字化、个性化的新形势下,国家教育事业对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强调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凸显。面对当前形势,适应新发展格局的需要,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开启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新征程迈进的重大决策,对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意义重大而深远。高校要肩负起“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的时代使命,站在国家层面去认识、理解和谋划加快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深入学习和贯彻A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当前正处在高质量发展“攻关期”的高等教育应总结高等教育强国规律,立足高等教育强国内在特征,探索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完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把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转化为生动的教育实践。

  时代铸造高等教育强国内在品质

  A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懈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挥落实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我国教育事业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独特优势和鲜明品格,也为新时代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办好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始终在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目标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强德。A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高校重在造就一支思想政治过硬、师德素养高尚、人才结构合理、技术业务精湛、充满创新活力的高校师资队伍。这不仅是落实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迫切需要。

  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培养兼备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拔尖创新人才,用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A总书记指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国模式,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科技创新是驱动国家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提升的核心力量,彰显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力。党的20D报告强调,“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创新驱动增长贡献日益凸显,其他要素驱动增长贡献明显减弱的发展关键期,高等院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肩负国家“有组织科研”任务的关键主体,需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瞄准“卡脖子”等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加大科技研发精准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科技整体竞争力和原始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高质量发展构建高等教育强国实现路径

  A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需要树立新发展理念,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大力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纵深发展。高等教育既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基础和保证。“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我国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新要求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投射,更是要通过创新发展提供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化、差异化的高等教育供给,突破现有办学质量瓶颈。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系统提升的发展,使得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和子系统的发展质量都有所提升,尤其针对一流大学应发挥引领作用。A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强国的标识之一是拥有公认的高质量教育水平,一流大学建设应对标世界一流标准建设,使得国内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核心办学维度上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一流学科建设要突出优势学科和交叉学科发展,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动建立顶尖、特色、重点学科,提升学科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纵向贯通的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事业,持续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提升教育公平,“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办人民群众获得感强和满意度高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建设发展是提升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重要途径,寄托着人民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要统筹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提供充足的学习机会和资源,扩大教育优质资源覆盖面,健全服务体系和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全民终身学习的氛围,提升国民知识素养与劳动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横向协同的发展,通过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高质量发展倍增效应,全面提升教育服务贡献能力。A总书记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这引导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三者相互关联、互相配合、互相强化、互相促进,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视为密不可分的统一体,统筹推进,才能全面落实党的20D报告中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部署要求,才能形成“1+1+1>3”的高质量发展倍增效应与良性循环。当今世界的竞争,尤其是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和教育竞争,唯有率先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才能赋能人才强国和科技强国齐头并进。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同加快建设世界科学中心、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之间相互呼应,具有高度关联性和时间重叠性,统筹推进才能共同释放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的协同效应和乘数效应。

深化改革创新激发高等教育强国内生动力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但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同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已经开始步入深水区,亟须顺应高等教育变革趋势,迎难而上,“坚持问题导向”,主动求新求变,以坚持改革创新破除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A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这意味着,改革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融入高等教育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强化高等教育改革龙头引领,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领域改革“先行先试”,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一是在高等教育创新实践中,持续优化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从教学内容到教育方法,从课堂教学到实践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转变,需要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不断进行自主创新、更新迭代,开辟数字化育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跨学科联动育人等教育发展新模式、新突破口,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打造绿色环保的智慧校园,创造开放创新的教育教学生态。

  二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高校提升大学治理水平,应坚持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围绕政府放权的重点领域,在科研管理、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积极对接“放管服”改革。在理顺大学内部关系的基础上,处理、协调和维护好大学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推动学术组织变革与积极作为,维护高等教育正向功能的发挥,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制度创新支撑。

  三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破解制约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制度困局,打通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链条,构建社会多元参与、符合中国实际、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比如,近年随着“破五唯”“立新标”等政策相继出台,改革面上效果明显,但尚未解决好“破”之后“立”的问题,科研成果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未能充分发挥,科学文化和学术共同体评价建设尚未健全。持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需注重有破有立,以立促破,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科学完备的评价体系,发挥教育评价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功能。

  坚持对外开放践行高等教育强国必由之路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坚持走高水平对外开放道路,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至关重要。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之所以领先,除了其本身高等教育体系健全、运转高效之外,其高度开放的教育体系和高度国际化的人才体系是最重要的原因,也是目前我国亟须填补的短板。A总书记指出,“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完善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的谋划,有助于通过跨国、跨界流动的“人才环流”,突破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的国别边界限制,达到全球有效配置利用,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国际教育、学术规则的制定权和话语权是未来高等教育国际竞争的核心,通过扩大国际开放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有助于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首先,提升全球要素配置效率,创建教育、人才和资源要素全球配置平台,获取更多世界一流资源,为我所用。全球诸多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拥有先进教育理念、创新科学技术、优质教学体系等一流资源。加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有助于我国高校的学生和教师“走出去”,利用这些一流资源,吸收和借鉴先进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国际化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

  其次,完善科研合作机制,增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分享科技创新红利。历史经验表明,一旦失去开放的科创体系和创新生态,缺失引发创新思想的碰撞,闭门造车式的科研最终会导致科技停滞不前。扩大开放教育和科技领域,有助于吸纳整合世界一流创新要素,加快科研生产和科技创新进程,拓展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分享跨国知识红利和创新红利,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知识技术创新策源地和开放创新生态。

  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推动高等教育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系统协同发展,形成功能耦合关系,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引领国家发展强盛,在未来的国际教育、科技、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高等教育强国与经济强国、人才强国相伴相生,应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战略,切实发挥履行高等教育龙头作用,以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让中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典范。

  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党内法规教育的时代意蕴

  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党内法规教育,有利于强化党的自身建设、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铸牢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党内法规意识,对于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党内法规宣传教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2021年7月1日,A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宣布,我们党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是党的建设史特别是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由此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将“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明确列为普法重点内容。2021年4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也明确提出“强化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党内法规教育具有明确的实践逻辑与鲜明的时代意义,有利于强化党的自身建设、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铸牢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党内法规意识,对于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党内法规宣传教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有效保障

  新修订的《条例》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作出全面规范,是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的基本遵循。《条例》的修订和实施,将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延伸到基层,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高校党组织应当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的全过程,帮助广大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可见,对大学生党员党规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他们以身作则、锤炼党性、注重品行、争作表率,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培养人才要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党的20D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强调德育为先,学生时代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和塑造的关键时期。因此,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引领大学生党员带领同学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不断增强党规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为此,高校需要全面考虑如何贯通思想政治教育与DS学习教育,提高DS党纪党规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从教育对象如何学、是否做到了因材施教、是否实现了政治素养提升等方面入手,充分挖掘基层党组织学习党内法规的热情,从而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增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内在需要

  重视大学生党内法规教育是加强我们党自身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20D报告提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在高校全面开展党规普法教育,有利于明确大学生党员政治身份、激发大学生党员政治使命、牢固树立党员意识。高校大学生党员作为青年群体的佼佼者,通过党规教育有利于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将党的纲领、组织机构、组织制度、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党的纪律等知识入脑入心,有利于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升

  大学生党员的精神财富和内在气质。

  高校大学生党员普遍入党时间较短,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守纪的大学生党员队伍。为扣好政治上“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高校大学生党员应当运用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引领实践,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和道德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理论和党内法规作为常规学习内容,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认识与党性觉悟,培养尊崇党章、遵守党规党纪的政治自觉,激发自身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

  推动党内法规宣传教育的路径

  “党员”一词体现了大学生党员的政治身份和政治属性,意味着相应的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学生”和“党员”角色互融,要求高校大学生党员不仅要承担一般大学生的学习任务,还应当肩负起作为“党员”的政治要求。在大学校园内,大学生党员身边的很多同学会经常性通过与他们的沟通交往、对党员日常言行的观察,据以感受党组织的形象。作为党的一员,高校大学生党员必须肩负起维护党的良好形象、为党旗增辉的职责使命。

  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党规教育,既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又能夯实党执政兴国的组织基础,增强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将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延伸到基层。在高校深入普及党内法规,有助于大学生党员明晰党的要求,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发挥骨干作用;
也有助于广大同学了解党对自身及成员的高标准和严要求,真正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从而有利于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树立党的良好形象,并对我们党以及党员群体进行监督,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举措

  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党员作为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事业的未来和希望;
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党组织的基础单位,是高校开展党的工作和基层D建的前沿阵地。党的20D报告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一批又一批可靠的建设者接续奋斗。因此,高校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党性自觉、党纪意识之强弱不仅事关自身能否成长成才,更关系到党和人民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

  加强党规意识培育,有利于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也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保障之一。学校教育传授学生的不仅包括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完善的人格,培养出党和国家需要、对社会有用的人。高校大学生党员作为学生群体的典型代表,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后备力量,深化党规普法教育,可以使广大学生党员在步入社会从事工作前,就形成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严于守纪、勇于担当,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将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这对保障党的人才资源和后备力量、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教育洗礼,“思政大课”

  校庆是学校为庆祝学校成立和发展而举行的具有纪念性质的活动。作为大学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庆能够集中反映大学文化层次、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对社会亦有独特的引领作用。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同年,xx大学也迎来了建校100周年。2021年4月6日校庆日当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A致信祝贺xx大学建校100周年,为xx百年校庆和学校建设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使xx大学全体师生和校友倍感温暖、深受鼓舞。两年来,xx大学深入学习贯彻A总书记贺信精神,把总书记的嘱托落实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以及国际交流合作工作中,不断开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

  为传承百年荣光、凝聚各方面力量、携手共创一流,xx大学突出学术性、群众性,重视总结教育传统和开展文化传播,以“弘扬xx精神,奋进一流征程”为主题,举办包括近百场文体活动和近百场学术活动的系列校庆活动,得到社会各方关注和良好评价,被称为“现象级”校庆。

  近日,xx大学档案馆馆长xx博士、教育研究院院长xx教授就该校举办校庆活动的文化指引、文化实践、大学校庆的精神高度及其社会价值等话题接受本报采访。他们认为,大学校庆的出发点在于立德树人,本质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挥作用的机制在于高尚文化内核聚变,文化内核在于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中国文化报》记者:xx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与中国共产党同年成立,在党的百岁诞辰之年举办学校百年校庆,文化意义独特。此次校庆的文化背景和内在动力是什么?

  xx:可以说,新时代的呼唤、学校发展的需要和学校文化传统共同赋予xx大学百年校庆深刻而特殊的意义。

  第一,是建设文化强国背景下的教育希冀。大学承担着传承创新和引领社会文化的基本职能,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大学校庆已经成为大学文化职能及其发挥的标志性活动。社会各界对大学校庆的关注,已经从一般的表现性评价转向文化向度的分析与评判,反映出强烈的社会文化期待。

  第二,是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竞争新形势和国内发展新趋势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时代责任提出了新要求。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增强大学核心竞争力,必须提升大学文化的软实力。通过百年校庆,彰显大学的治学理念和精神文化,为学校未来发展蓄力,已经成为许多“老大学”的通例,一些著名大学的百年校庆还超越学校自身对社会甚至为形成国家战略产生重要作用。xx大学以百年校庆为契机,回顾百年历程,展示办学成就,弘扬xx精神,汇聚各方力量,为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营造优良的文化氛围。

  第三,是传承xx大学传统的文化展示。对历史最好的纪念是传承。xx大学由爱国华侨领袖xxx先生倾资创办,在建校初期,就有每年举行校庆文化活动的传统。即便是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xx大学举校内迁xx之时,校庆传统也未曾中断,成为师生、校友和汀州人民翘首以待的盛事。对xx大学而言,校庆不仅是建校以来每年举办的传统纪念仪式,更成为一代代xx人不竭的情感寄托和精神动力,成为富有鲜明特色的学校文化标识。

  百年校庆是xx大学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是xx人向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目标砥砺奋进的崭新起点。为此,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坚持以一流标准、一流水平精心

  谋划校庆工作。全校上下以“止于至善”的校训追求狠抓落实、精耕细作。xx百年校庆以展示和升华文化传统为主线,筹划和举办系列文化活动和项目,以激励师生员工和校友继承“xx”的光荣传统,弘扬伟大的“xx精神”,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气魄、更广的胸怀,深刻总结学校的历史与经验,深度思考学校的使命和责任,积极回应国家和社会对xx百年校庆和新百年建设的热情期待。

  《中国文化报》记者:xx大学百年校庆以“弘扬xx精神,奋进一流征程”为主题,对此,学校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在xx大学百年校庆系列活动中,是怎样彰显以爱国主义为内核的xx精神的?

  xx:xxxx年x月x日,xxx先生抱定“为吾国放一异彩”的执着信念,率全体师生举行xx大学开校式。自建校之日起,xx先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就融入xx大学的精神血脉,赋予学校鲜亮的爱国底色。xx大学百年发展历程的主基调是以爱国主义为内核的“xx精神”,建设“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校风,践行“爱校荣校、改革创新、团结合作、包容共享”的价值理念。“xx精神”影响xx大学一百年,塑造xx师生一百年,成就了学校辉煌的历史。在奋进“双一流”建设的新征程中,xx大学需要也必须始终怀抱、传承好“xx精神”,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天职,担当教育报国、科教兴国使命,继往开来,建设具有xx风格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此,xx大学百年校庆主题确定为“弘扬xx精神,奋进一流征程”。主题一经确定,就得到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产生了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围绕百年校庆主题,xx大学系统谋划校庆项目,使爱国主义的旗帜高高飘扬。时任校党委书记xx担任主编,组织专班深入挖掘历史档案、校史资料,通过xx篇记录xx的文章,以一个个真实的xx人物、一件件生动的校地故事,梳理了xx大学与国家同频共振的光辉历程,全面展示了建校以来学校为祖国各地培养人才、开展科研合作和积极服务社会等方面作出的努力和贡献,深沉回应了xx先生“为吾国放一异彩”的历史宏愿,真诚书写了“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长篇答卷。文章集结成册出版的《为吾国放一异彩——xx大学与伟大祖国》被校史研究者称为“一部开创性的校地关系视角的校史新著”。一位老校友看了“校地情缘”文章后撰文:“这是史诗般的人文创意,这些文章权威地解读和论证了新老xx人对国家的作为和担当。”

  校庆日,xx大学在xxx先生当年亲自主持建设的xx大会堂举行建校100周年大会和百年校庆文艺晚会,着意突出师生、校友传承“xx精神”,坚持服务祖国和人民的理想信念和突出贡献。晚会现场,xxx先生的扮演者从xx大会堂走上校庆晚会的舞台,寓意穿越百年时光,前来见证学校的百年发展。“百年前我叮嘱你,教育为立国之本,今天,你让我欣喜,让我更加憧憬你下一个百年的模样。”一时间校园网、校友圈泪光涟涟,留言不断。

  《中国文化报》记者:xx大学百年校庆坚持文化育人理念,举办了哪些精彩纷呈的活动?

  请简要介绍一下。校庆又是如何体现其学术性的?

  xx:校庆坚持D建引领,突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文化育人理念渗透于校庆系列活动,将校庆活动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优良校风学风紧密结合。系列出版物多维度呈现了百年xx的科学人文画卷;
校史馆梳理、凝练xx百年历史,展示xx独特的精神文化,成为爱国教育、DS学习教育、爱校荣校教育的体验传承基地。作为xx省第一个中共党组织诞生地,学校着力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和阐释,认真总结xx党组织的建设史、奋斗史,深挖百年发展办学历程中的革命精神和红色血脉;
精心编写精神文化系列丛书,打造《xx颂》《xx》等校园文化精品剧目,筹建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xx老校长治学、从教经历的“xx纪念馆”,并与省市联动举办“囊萤星火扬才先锋”校地联动DS学习教育活动等,着意将百年校庆打造成一堂鲜活的“爱党爱国铭于心,爱校荣校践于行”的“思政大课”。

  xx:xx大学在建校初期确立了“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阐扬世界文化”的办学宗旨。校庆期间,学校成功举办了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人文社会科学国际论坛、国际中文教育论坛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理事会会议等系列学术活动,包括诺贝尔奖得主、中国两院院士在内的xxx位科学家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xxx位杰出学者参加活动并作学术报告,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学校启动“xx大学百年学术论著选刊”项目,对百年来学术文献资源进行大规模搜集、整理和开发,重刊一批xx已故著名学者在校期间完成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讲义和论著,其中一些是第一次面世,展示了xx大学百年学术底蕴和永攀科学高峰的笃定追求,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重要的学术滋养。

  《中国文化报》记者:师生校友是校庆活动的主体。xx大学百年校庆在调动师生校友积极性、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与获得感方面有哪些有益尝试?

  xx:作为百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xx马拉松xx大学xxx周年校庆专项赛吸引了约xxxx名xx在校师生、校友嘉宾及公益跑者参与其中。大家通过奔跑的形式与xx大学共同迈向新起点,以马拉松精神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新征程。此外,xxxx名学生志愿者投入各项校庆活动。学校还为志愿者精心设计和制作“xx大学xxx周年校庆志愿者录取通知书”,由离退休教授手写xxxx多名志愿者的名字,增强师生情感链接和校庆体验。

  xx大学创新校友发动模式。学校百年历史的梳理和写作,凝结了各地校友的心血,他们有的自荐参与史料寻找,有的组织当地校友采访研究,逐字逐句对学校毕业生服务社会的情况提出意见建议;
在“xx,我的爱为您点亮”祝福活动中,全球xx个xx校友会以“xx元素”点亮当地户外标志性建筑显示屏或特色景观,并拍摄祝福视频,为母校百年送上真挚祝福。这些都在校友群体和社会大众中形成了“知无央、爱无疆”的情感互动和文化认同。

  用心用情传递人文情怀是百年校庆活动令人津津乐道的显著特征。校庆日当天,学校推出有特色、有品质、有文化的校庆午餐,“自强不息一百载”“山包海容xx情”“x园甜酸臻至善”“春暖花开念重逢”等极富xx特色的菜名,让师生校友在品尝这些菜肴的同时,感受到浓浓的爱校爱生之情。百年校庆的人文关怀还体现在平等对待每一位师生校友上。校庆前夕,学校领导专门走访慰问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教职工代表,向每一个劳动者传达学校对点滴贡献的尊重和对贡献者的铭记与奖掖。

  《中国文化报》记者:现代大学只有真正融入社会,形成与政府、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合作关系,才能促进高质量办学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校庆活动在增进校地互动方面有哪些形式和特点?

  xx:xx大学坚持开门开放办校庆,凝聚各方参与、支持校庆筹备工作。校庆筹备过程得到教育部、xx省、xx市和其他部委、相关单位和组织的鼎力支持。在校庆大会上,教育部、xx省、xx市签署继续共建xx大学协议书,为xx大学新百年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xx等政府支持建设项目顺利开展,将助力完善xx大学办学条件。

  学校与xx省九市一区合作建成培育xx各地特色植物和展示主要人文景观的“xx园”,着力打造实践、育人、科研、教学的一体化平台。“xx园”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百年xx对孕育自身、成就自身的这一方水土的致敬,象征校地情缘的枝繁叶茂,花开无数。

  xx大学还积极发动校友力量,开启“感恩母校·筑梦xx”百年校庆全球校友招商活动,打造“xx—xx—校友企业”三位一体的共建发展生态,充分发挥校友作为学校与社会沟通联络和开展合作的桥梁作用。招商活动启动了“南强兴鹭”计划,用最优的政策支持、最佳的投资环境、最贴心的服务保障,吸引广大xx校友倾情回归,进一步凝聚海内外校友合力,带动更多发展资源汇聚xx、建设xx,更好地服务xx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文化报》记者:xx这场“现象级”校庆的成功举办,为探寻新时代大学校庆的文化意义和塑造精神价值提供了哪些实践参考?

  xx:大学校庆的出发点在于立德树人。大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主要阵地,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大学校庆是有着特别意义的节日庆典,更应是一次具有文化价值的教育洗礼、一场生动鲜活的“思政大课”。校庆作为教育意蕴丰富的综合性实践课堂,这里没有分科,却包含有各科的教育内容;
这里没有固定专设的场所和教室,却能全方位、多角度、立体移动地实现教育功能,为人才培养凝心铸魂。

  xx大学把立德树人要求内化到校庆活动和组织环节,尤其重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的涵养。xx精神孕育了xx大学鲜明的感恩文化,感恩文化也成为xx大学培养学生爱国爱校、感恩奉献的独特“打开方式”之一。早在抗战时期,xx大学竭力为学生提供免费食饮;
2008年,xx大学开始向学生提供免费米饭,后来又提供免费矿泉水。百年校庆期间,xx大学xx校友会发起设立“箪食瓢饮衔环涌泉”专项基金,用于资助2021年到2030年10年间母校所有在校生的“免费米饭和矿泉水项目”。此举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感恩文化与现代公益理念的巧妙结合,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xxxx校友会表示:“对学生来说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吃的米饭还是免费,喝的矿泉水也是免费的。但是心里的感受不一样:这是学长、学姐捐赠的。也许有人会把‘感恩、责任、奉献’装进胸怀”。润物无声地感染人、培养人,这就是以文化人的要义。”

  大学校庆的本质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相关研究认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传统与现代的发展关系。文化传统正是在不断创造中形成的,又是在不断创造中被突破和创新而走向现代的。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要做到大学历史与现实的深度链接,在大学传统的历史文化中挖掘具有现实价值和未来意义的元素,并转化为新的精神支柱和实践动力。近年来,国内许多大学主动依托校庆契机,编辑出版大学校史校志、校园文化系列丛书,以此激活文化记忆、弘扬优良传统、彰显精神品格。xx大学百年校史的梳理、校史剧目的演出、校史馆的重新整修以及书写、传播“校地情缘”文章,从历史、现实和未来展望的时间跨度审视和梳理xx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百年嬗变”,在历史回望中获得了现实的精神动力和面向未来的奋进力量,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弘扬了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

  大学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践行者,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坚定有力的推动者。A总书记在致xx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中,特别肯定了xx大学百年来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出的积极贡献,期望xx大学与时俱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努力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校庆期间,xx大学继续发扬与我国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地区联系紧密、往来频繁的传统优势举办了一系列学术论坛,展现了中华文明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促进世界共享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xx:大学校庆的力量之源在于高尚文化内核聚变。一流大学建设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和校友的鼎力相助,离不开全体师生员工的团结奋进。校庆是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推动学校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契机。通过一系列具体可感的校庆活动,回顾办学历史、总结办学经验、展示办学成就、凝练大学精神,促进社会各界对学校形成价值认同,激发师生校友对学校产生情感认同,进而合成强大的向心力,为学校发展汲取奋进力量。xx大学百年校庆从不同主体的文化需求出发,精心设计校庆活动内容,重在广泛参与、体验获得的过程中升华爱校情愫,增强归属感、认同感。学校坚持开门开放办校庆,通过塑造与展示大学文化形象和精神气质,弘扬先进文化,有效推动校庆活动的影响和效果向社会延伸。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也在一浪接一浪富有文化内涵的校庆活动热潮中,源源不断汲取科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校园与社会冲击而成的精神动力,并促其转化成共同奋进的强大力量。

  校庆期间,在“重走xx路,致敬新时代”主题展览上举行了百年校庆捐赠仪式,唯一上台发言的是87岁的校友遗孀xx女士。她坐了10小时动车,从xx赶到xx大学,替去世的丈夫校友向百年校庆捐赠100万元。xx女士说:“100万元是个很小数目,真不足为道,但是,我和我先生对母校的爱心,是热烈而诚恳的,我希望xx大学能接受其学子的微薄之力。”赤诚爱校的灵魂之音赢得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和全体起立的礼遇。

  大学校庆的精神高度是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A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百年校庆期间,学校领导积极谋划校地融合发展新思路、新模式,努力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的能力,师生校友参与其中,备受感染,焕发出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新动能。xx大学充分利用地缘和区位优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理事会和“2021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等学术活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深入交流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搭建了国际合作学术交流和合作平台。

  xx大学百年校庆既是对百年发展的整体回顾,又是对新百年征程的憧憬瞭望。它体现了xx大学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牢记A总书记和党中央的谆谆教导,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决心和意志,厚植家国情怀,努力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视野出发,在文明文化交流互鉴中,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中华文化的人类视野与世界发展的普遍情怀有机整合,为全球治理与世界发展注入百年学府的青春力量。

推荐访问:(6篇)关于高等教育强国主题材料汇编 高等教育 强国 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