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名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对照材料 扫黑除恶 党课下载 不忘初心 治国理政 工作汇报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时间:2022-10-28 13:18:01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馐#? LE=V!= R!<nCXtCM9
bXi5^5ry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经临床证实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4例, 女36例;年龄39~86岁, 平均年龄(68.5±

9.83)岁;发病时间6~24 h 55例, 发病时间<6 h 25例。患者症状:步态不稳8例, 视物模糊6例, 肢体乏力40例, 失语、言语不清10例, 头痛8例, 头晕5例, 神志不清3例。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及时行常规CT 检查, 排除脑部肿瘤、精神异常、脑出血及腔隙性脑梗死等, 有完整的诊断以及治疗资料。

1. 2 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采用MR检查以及DWI检查, 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Discovery 1.5 T 磁共振仪。MR检查:层间距设置为7.8 mm, 层厚设置为6 mm, FOV为23 cm×18 cm, 具体扫描中包括T1WI、T2WI、FLAIR, 其中T1WI序列中TR为400 ms, TE为11 ms;T2WI中TR为

5000 ms, TE为108 ms;FLAIR中TR为8000 ms, TE为96 ms,

完成矢状位扫描。DWI检查:设置参数, 头部正交线圈, 对患者进行快速SE序列T2加权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层距设置为7.8 mm, 层厚设置为6 mm, 扫描矩阵为128×128, FOV为24 mm×24 mm。完成检查后应用影像处理软件进行影像资料分析。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检查方法的影像资料表现, 对比常规MR检查与DWI检查在不同方面的检出率及脑梗死

部位。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不同检测方法序列的检出情况比较 常规MR检查中T1WI、T2WI、FLAIR的检出率分别为73.8%、68.8%、82.5%, 低于DWI检查的1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脑梗死所处部位分析 80例患者通过诊断, 共检出病灶98个, 80个新发病灶, 大脑各脑叶20个、脑干18个, 丘脑15个、基底节区12个、半卵圆中心7个、小脑8个病灶。

2. 3 不同诊断方法影像表现 常规FLAIR序列表现为高信号, MR序列中T2WI 表现为信号升高, DWI表现为明显的高信号, 显示范围较大。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缺血形成的脑组织坏死, 能否对脑梗死进行早期诊断以及有效的治疗, 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超急性期脑梗死发病6 h内的, 是临床溶栓治疗的重要时间窗[8]。DWI对早期脑缺血改变非常敏感, DWI是目前唯一无创性影像技术, 能通过测水分子扩散运动而反映活体组织功能状态。

脑缺血早期弥散作用下降的生物学机制存在多种学说, 多数支持细胞毒性水肿学说[9-12], 早期血管闭塞几分钟后可以引起脑细胞缺氧, 酶的活性下降, 钾离子流向细胞外, 钠、氯及水流向细胞内, 导致细胞毒性水肿, 早期脑梗死细胞的弥散功能下降, 表现为高信号。常规磁共振则反映组织内的总含水量的变化, 常规磁共振检查则是反映组织形态学的变化, 弥散加权图像表现的是组织内部功能性变化[13-17]。本研究显示, DWI检查诊断结果完全符合病理诊断结果, 明显高于常规MR检查中不同序列对应的检出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T2WI在急性期以及部分慢性期表现为高信号, DWI在超急性期、急性期呈高信号, 在慢性期呈低信号。根据这点可鉴别新旧病灶。急性脑梗死治疗取决与能否及时建立灌注, 使其恢复功能。DWI能发现6 h以内发生的病灶, 对指导溶栓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臨床对于高度怀疑急性脑梗死患者可采用DWI实施诊断, 能发现超早期脑梗死, 对诊断急性脑梗死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并能鉴别急性和非急性脑梗死, DWI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改善患者预后, 便于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建新, 张同华, 徐正道. DWI与FLAIR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对比研究. 当代医学, 2009, 15(27):95-96.

[2] 王辉, 汤漪凡. DWI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医疗装备, 2011, 24(2):6-7.

[3] 杜鹏. DWI在急性脑梗死的应用研究. 影像技术, 2015, 27(4):13-14.

[4] 鐘建光, 蒙泽明, 王开明.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11):99-100.

[5] 付志辉, 郭亮, 谢道海, 等. 急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的磁共振弥散成像及相关病理基础研究.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7, 23(7):966-970.

[6] 丁庆国, 陈振湖, 陆永明, 等. 急性脑缺血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灌注加权成像.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6(2):17-19.

[7] 曹笃, 牟君, 魏有东, 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阴性1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 35(11):1128.

[8] 钱根年, 陈自谦, 钟群, 等.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医疗设备, 2013, 28(5):149-151.

[9] 梁东辉, 李志平, 石伟辉, 等.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3, 11(5):467.

[10] 路雅宁, 宋静杰, 穆耀强. 急性皮层下脑梗死的临床与弥散加权成像特点的比较研究.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3, 30(10):913-915.

[11] 张登霞, 王义忠, 唐力勇.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急性脑梗死应用价值观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36(35):5328-5329.

[12] 苏阳春.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当代医学, 2013(32). 29-30.

[13] 丁燕萍, 杨莹, 李冬成. 高场强MRI弥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应用价值.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2):84-85.

[14] 薛秀莲. 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2):212-213.

[15] 陈淑宽, 宋振强, 时玉春,等.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医学, 2018, 38(5):46-47.

[16] 杨丽芳. 功能性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10):82.

[17] 刘文军, 姜萍, 张宗权,等. 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华西医学, 2010, 25(8):1499-1501.

推荐访问:磁共振 加权 弥散 成像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