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名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对照材料 扫黑除恶 党课下载 不忘初心 治国理政 工作汇报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构建基于管理与改进的高职院校教育评价体系

时间:2022-11-01 15:06: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本文在综合论述有关教育评价的传统理论和最新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管理、改进为目的的教学评价手段。

关键词:管理;改进;高职院校;教育评价

一、教育评价的理论综述

教育评价思潮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兴起。1934年,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美国教育学家拉尔夫·泰勒(Ralph Tyler)首次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泰勒认为,教育评价结果不应只是一个单一的分数或描述性术语,而应该是反映学生目前状况的一个剖析图,评价本身就是让教师、学生和有关人士了解教学的成效。格朗伦德(N.E.Gronlund)则把教育评价定义为:确定学生达成度的有计划的步骤,即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教育目标。日本学者、教育评价元老桥本重治对教育评价的看法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师生双方都在不断进行指向教育目标的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否发挥了预期的目的?教育目标得到了多大程度的实现?何处成功了?何处失败了?今后如何展开指导?联系教育目标探讨实践活动,以调整下一环节教育实践的作用,可以谓之为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是这样定义教学评价的: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已经取得的)或潜在的(还未取得,但有可能取得的)价值做出判断,以期实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现代教育评价理论理清了教学评价与教育目标的关系。教学评价离开了教育目标就不能成立。教学评价是连续性、囊括性的,必须要提高到科学的高度,不仅教师要开展教学评价,学生自身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由此可以总结出教育评价的定义,即评价者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即明确的教育目标),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某种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指教育现象质的方面),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信息的过程。教育评价的最终目的,是用一定的价值观对各种状态进行价值判断,以评定效益、帮助决策。一句话,教育评价就是一个明确目标、测定效果、判断价值和帮助决策的过程。在教育评价中,价值判断的标准十分重要。我们在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中,应该明确评价的对象是谁?评价的主体是谁?价值判断的结果应该作为判断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标准,以改善高职的教育教学。

二、高职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为评而评

1.评价流程过于复杂

目前,高职院校大都建立了系统、全面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了校级和教学单位两个层面。从校级的层面上看,其追求的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体系建设,包括师资、资产设备和经费预算的保障机制,并建立了完备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考核制度、激励机制等。从微观的层面上看,主要是对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评价,其通常的做法是成立专门的机构,或专岗负责,制订相关的评价标准,搜集有关评价的信息,在实践中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对课程、教学过程、学生成果(毕业设计)、毕业生就业进行评价,建立常态化的质量保证体系,提高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的满意度。这一庞大、全面的评价体系在运作中考虑到了多方面的因素,但卻投入了过多的成本。所以,从目前众多高职院校的教育评价活动来看,虽然体系建设得很全面,但却忽视了评价的初衷,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2.评价主体和客体过多,有效信息不够

首先是评价主体(评价者)的构成众多。学校对教师的日常教学评价,往往通过学校的教学督导机构、学生和其他教师来进行,这类评价的评价主体就是督导机构、教学督导员、学生和同专业教师。为了体现专业性,很多学校也聘请了一些企业专家担任教学督导,引入企业评价,建立了学生信息员队伍,请学生评教。

其次,评价客体(评价对象)太全面。评价对象可以是一所高职院校、高职院校的一个二级学院(系、部)、一个教研室(教学团队)、教师或学生,也可以是专业和课程,还可以是教学行为、活动过程等。在教学评价中,教学活动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作为教学评价的对象。但我们不应忽视评价的基本功能,即提供信息的过程,因为这一信息必须要有一定的效度和信度。在价值判断的过程中,评价的主体和客体都是关键。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价过程过于复杂,谁都来评,什么都评,造成了人力和时间上的浪费。

3.评价结果运用的趋向性

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曾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有三:一是“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二是“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三是“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那么,教育评价是为了什么?评价的结果应该用在何处?我们应当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目标,学生并非是学校教育的“产品”;相反,学校应该为学生获取谋生手段提供产品(技能、知识等)。而纵观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评价,大到专业评估,小到课堂评价,往往按照预设的指标体系,得到一个分数后就用于考核评估或者项目评定,而课堂教学评价则更多地应用于教师的绩效考核。所以,评价只完成了检查、诊断、反馈的步骤,而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改进,这种做法违背了评价的初衷。只有抓住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才能使评价结果的运用发挥最关键的作用,即教育目标的判断标准,从而对教育过程进行管理与改进,调整决策,向教学目标靠拢。

三、构建以管理和改进为目的的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要对照问题,明确教育评价与教育目标的关系,采用简单的模式,有针对性地以低成本的方式管理和改进教育过程。

1.在学校宏观层面上,高职院校应重构教育教学保障体系

体系重在“保障”两字,要去行政化,为教学服务,同时要考虑效益原则。笔者认为,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把握岗位定编和资金预算的问题,投入最经济的人力和财力,把运行的细节问题交由教学部门负责,督导部门只负责标准文本的制订和质量监控。所以,学校应该做好顶层设计,不宜过度管理,关键是衡量投入和产出,即人事和财务按照什么样的比例分配预算(可以按照学生人数或者学费收入比例分配教学运行资金,按照师生比分配教师岗位),教学机构根据总预算安排教学支出,督导机构只负责监管过程中的常规标准和最终的质量标准。在没有达到质量标准的情况下需要减少下一阶段的投入,教学机构自然会做出调整,改进教学过程。更重要的是,高职院校会更加合理地安排费用支出,以低成本产出高效益。

2.从核心层面来看,关键是要协调好评价主体、评价客体的关系,保障评价手段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高职院校当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都要评,谁都参与评。这样看似全面,但实际上很多评价没有信度,甚至干扰了评价结果。笔者认为,最核心的评价客体应该是课程,最有效的评价主体应该是学生(在校生、毕业生)。教学评价好比厨师做菜,课程才是教学的产品。课程如何,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学生,课程设计好不好,课时够不够,教师讲授得如何,都应该由学生评价,而学校的督导部门只负责课程标准的编制,保障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科学性。这里要提到的是,毕业生对课程的评价也很重要,其可以判断课程对就业岗位的重要性。在评价客体上,为什么不对专业进行评价?因为专业设置属于顶层设计,是学校整体规划的层面,并不是需要经常调整的项目。那么,在评价主体上,为什么不让企业参与呢?一是企业管理人员已经长期脱离学校,很难提出中肯的意见,很难保障其可以很负责任地履行义务,即企业管理人员未必能认真对待评价。第二,企业选择人才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毕业生最清楚自身收入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其能够感受到教学课程与职业发展的相关度,以及课程对就业的作用。毕业生能根据自己的收入现状对课程教学进行评价。而企业与学校的合作重视的是前期课程的设计,而不是效果评价,效果评价只能是其使用者。另外,为什么不需要其他教师的评价?其他教师与被评价的教师在同一个教学团队,主观干扰因素太多,其信度很难得到保障。减少评价主体与客体的目的,一方面是增加评价的信度,避开旁枝末节的干扰,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投入。为了增加评价的效度,评价指标的设定也是关键。既然是对课程的评价,制订评价细则时就应考虑到教师的指导和示范是否充分,对实际工作的理解是否有帮助,实践和理论的教学比例是否分配合理,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场地和设备是否够用等。而同时作为评价主体的毕业生则要了解是否有开设此课程的必要性,课时是否充足等。

四、結论

高职院校在改革发展中必须明确其“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的教育目标,寻找到低成本、高效益的评价手段,科学规划教学过程,改进教学质量,缩小教学指导与教学目标的差距,不要为评分而评价。

参考文献:

[1]瞿葆奎.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李桂红.高校教学评价的若干问题[J].中国电力教育,2007(9).

[3]沈晓昕.价值:教育评价的应然要求[J].江苏教育研究,2013(6).

注:本文系2012年湖南省交通科技项目“基于‘十二五’期间湖南水运产业群发展背景下的水上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201233)。

作者简介:廖广知(1977— ),女,湖南长沙人,管理学硕士,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推荐访问:评价体系 构建 改进 高职院校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