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名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对照材料 扫黑除恶 党课下载 不忘初心 治国理政 工作汇报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建筑入口的空间特性

时间:2022-11-02 13:24:01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本文从阐释建筑入口的概念入手,将空间的特性加以强化。把建筑的入口从传统意义上的功能性大于空间性的认识里解放出来,结合灰空间理论以及图底关系理论来探讨建筑入口空间的整体性、过渡性、场所性、识别性等特性。

关键词:建筑入口 空间特性

序言:

如果把建筑比作有生命力的人体的话,那么建筑的入口或可比喻为人口,它吸收并吞吐能量,也可比喻为人的脸面,都说人不可貌相,可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你去认识一个新的朋友,端庄的仪容是最基本的礼貌。

建筑界关于“去功能化”和“去形式化”的讨论还在进行;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也提出来“走向公民的建筑”的口号。换言之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建筑不再是功能和形式,平面和立面的推敲探讨,转而开始关注建筑的空间性、地域性、文化性和公共参与性。在这种背景下,建筑由里而外的各个部分的空间性就有了研究和讨论的意义和价值。

建筑是个空间容器,这个容器需要我们用脚去丈量,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身体去感受,用心灵去体验。若将体验一栋建筑视作一个冒险奇幻的旅程的话,那么建筑的入口就是这美妙旅途的第一站。

一、建筑入口的空间释义

建筑入口,“入”为进入,表达的是从一个空间达到另一个空间的动作。“口”,为一个围合的空间,那么入口就是衔接两种空间的媒介,并容纳人的活动和行为的空间场所。

衔接的两种空间一侧是建筑内部空间,而另一侧则具有不确定性,或城市街道空间,或城市开放公共空间,或街区院落空间等等。作为媒介,显然建筑的入口要提供足够多的信息给即将到来的人们。容纳人的活动和行为就要求建筑入口具有空间场所精神,它不仅仅是快速进入和紧急疏散的一道门。

二、灰空间的概念

现在所谓的“灰空间”的理论,最早是由黑川纪章先生提出来的,先生曾经在自己的设计中将灰空间大量应用于走廊和庭院中,将建筑的内外自然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便于理解,笔者将其简单概括为六个半:半室内半室外、半封闭半开敞、半公共半私密。 它是一种介于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的过渡空间,其边界具有不确定性。

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筑的入口就是一处灰空间,它具有空间吸引力,并引导人们进入建筑,完成建筑室内外的自然过渡。

三、图底关系理论

“图底关系”是格式塔心理学(也称完形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图底关系理论告诉我们:“在我们观察客观世界时我们会注视其中某一形态,这一形态会从其他形状里浮现出来,虽然其他形态同他的形式是一致的,但却成为背景而后退,浮现在上面的形态叫做图,成为背景而后退的部分称为底”。言下之意,我们在感知客观对象时并不能全部接受,而是有选择的接受其中的一部分。于是感知对象必然区分为图形与背景。图形清晰,背景模糊;图形小,背景大;图形是注意力的焦点,背景是图形衬托,图形是鲜明、积极、突出的,而作为背景的底子则相对模糊、消极,退隐其后,对图形起着衬托的作用。一般而言,图形与背景差别越大,图形就越易察别。

图底关系理论常用在城市设计的研究和分析当中,笔者认为这种理论也同样适用于建筑设计的方法论中,人在面对即将进入的建筑时,从立面的概念出发,可将建筑的入口部分和建筑的其余部分视为图底关系。

四、建筑入口的空间特性

前言所述,建筑入口既是一个独立的空间单元,又是建筑空间的一部分,同时还是城市空间不可或缺的。它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应具有下列特性。

1:整体性

建筑入口首先是建筑的一部分,所以在设计中应当和整体建筑相协调,强化建筑的整体感觉。那些和建筑的整体不搭或完全割裂的设计是不可取的。众所周知,建筑的美首先在于其整体性是否足够。赖特说,建筑师应该从自然中得到启示。白色派领袖迈耶也把建筑与环境的共生最为一种终极追求。所以,建筑入口的审美考量必须考虑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建筑与人的关系以及建筑与建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建筑入口独立且醒目,并与周边的环境、建筑的整体效果相得益彰,自成一体。

2:过渡性

作为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的中介,建筑入口是城市包容建筑,建筑走向城市的融合点。笔者亦提出了“建筑入口”和“城市出口”的概念。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提出城市设计的五要素——路径、边界、区域、节点和地标,他认为识别城市应该从这五点出发,如果将除地标外的四点作为城市认识的“图”,那给人提供活动的建筑就是“底”。由图到底,由底到图,就是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的来回转换,而这种转换就是通过建筑入口来实现的。

建筑入口的这种过渡性不仅使建筑立面成为具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复合空间,而且使建筑与城市的层次关系越来越模糊,可以激发设计的思考。比如建筑毗邻拥挤的城市街道,建筑的入口就可以通过体量减法的手法实现过渡,如果建筑退后城市街道足够大尺度,建筑的入口可以通过体量加法实现过渡,比如市政大楼,法院等。

3:场所性

诺伯格·舒尔茨在《场所精神:走向日常的建筑学》中对“场所”进行了定义。“场所”不是抽象的地点,它是由具体事物组成的整体,事物的集合决定了“环境特征”。因此“场所”是质量上的“整体”环境,是容纳人的行为和活动的具有围合感的建筑空间。

现代建筑以个体为中心,忽略了建筑的场所精神,直接导致了有空间但丧失场所性的设计出现。空间通过围合就可以实现,但是场所的营造需要关注使用者的心理感受,也需要关注与环境的对话。建筑入口在满足人的进出、停留、交流、休息等功能的同时,也应该通过建筑光影的处理、材料的表达、文化的传承等手法来实现其场所性。比如安藤忠雄先生的水御堂的入口处理,通过基面下沉自然形成较为封闭的空间,通过清水混凝土材质、幽深的光影、两侧点缀荷花的水面、弧形墙面的阻隔等营造了曲径通幽充满静谧的场所,为即将到来的建筑体验提前埋下了安静神秘的伏笔。

4:识别性

建筑入口是人进入建筑的唯一路径,故其必然具有很好的可识别性。使人很容易从周边环境和建筑主体中间看到它。建筑入口的识别性也可以叫做标志性,标志性可以通过对比的设计手法来实现。比如入口和主体的材料对比、虚实对比、异形对比等实现。比如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入口。该塔高21米,坐落在卢浮宫庭院中央,四个侧面均用菱形玻璃拼组而成,向上收放,体量巨大,却晶莹轻巧。通过材料和形体的对比,营造出了极具标志性的建筑入口。

三、结语

建筑入口作为建筑旅程的第一站,是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的之间的桥梁。如果建筑是一桌美味的佳肴,那建筑的入口就好比是开胃菜。众所周知,现代城市有的是自然生长,自下而上的模式,有的则是自上而下,先规划后建设的城市。作为城市信息源的最重要的载体,建筑应该具有其历史性、地域性和场所性。而建筑的入口则是城市公共性、开放性的最好延续。一个好的建筑入口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其整体性、过渡性、场所性和识别性,使得我们的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更加整合,一起提升整个城市空间的文化品质,让建筑入口在展示其个性的同时,能为周边环境提供优秀质量的城市空间,使其融入城市生活,为市民提供愉悦的空间感受和体验。

参考文献

[1]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6;

[2](美)程大锦.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二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5;

[3]凯瑟琳·斯兰瑟.当代建筑入口空间.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0;

[4]绍松.建筑入口细部创意.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徐忠,男 1980年出生 汉族,职称:讲师;学历:建筑学硕士;单位: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推荐访问:入口 特性 建筑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