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名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对照材料 扫黑除恶 党课下载 不忘初心 治国理政 工作汇报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桐城市科技管理模式、作用、特征和启示

时间:2022-11-02 18:12:01 来源:网友投稿

桐城市位于皖西大别山东麓,是桐城派的故乡、安徽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撤县设市,现辖18个镇、4个乡,总面积1644平方公里,人口75万人。得益于该市大力实施“科技兴市”工作和科技管理卓有成效,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等殊荣,经济发展已连续多年位居安徽经济实力强县(市)前列。

1.1科技进步与科技管理对推动桐城市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多年来,桐城市政府坚持以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为主线,强化科技管理手段,创新科技管理思路,全面落实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实现桐城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1科技进步优化了市域产业、产品结构,加快了产业集群的演化与升级

桐城市乡镇企业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形成机械制造、印刷包装等六大产业集群,对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整体看,这些产业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中家庭作坊式企业不少,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为提高区域竞争力,桐城市提出“科教兴市”战略,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到2005年,全市三次产业比调整到22.6:46.6:30.8,工业比重大大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产品得到长足发展,全市涌现出了鸿润、金光、丹风等科技型龙头企业,并呈“一镇一品”、“一乡一特”的集群发展模式。

在工业发展过程中,桐城市通过科技创新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规模效应和自强化机制不断增强,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实现了向“特”、“精”、“强”等方向发展,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不断上升,推动了传统产业集群升级。双岗、新渡的塑料印刷包装业,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范岗制刷业拥有大小企业600多家;金神、孔城的机械零配件,兴店的羽绒制品业,卅铺的金属模具,陶冲的启辉器,卅铺、吕亭、南演的印铁制罐,老梅的彩印包装等,均占到当地经济收入的一半以上。目前,桐城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羽绒被生产出口基地,玻璃纤维生产基地,多缸凸轮轴、气门、活塞销生产基地,印刷包装制品生产基地,制刷、制瓶盖基地及蛋鸭养殖基地。同时,产业集群也正呈现出产业园区集群式发展的新态势。目前桐城民营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累计投入3.78亿元,建成区面积达4平方公里,入区企业74家,投产42家,实际投入资金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52万美元。华东塑料城,鸿润、丹风、新渡、双岗和范岗工业园初具规模,科技进步正在催生以电子、环保、新医药、新材料为代表的又一批产业集群的形成。

1.1.2科技进步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批优势企业脱颖而出,为提升市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强大支撑

桐城市不具有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也没有国家重点项目布局的政策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该市选择了依靠科技、突出创新、加强管理的发展方向,以民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大专院校和研究院所,开发新产品,不断地实现集约式的对外扩张,走出了一条“两头在外,全靠脑袋”的发展新路。

“十五”期间,全市先后实施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星火、火炬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86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45项;累计转化应用科技成果85项,开发新产品54项,其中国家级新产品6项,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和重点新产品28项。技术创新工作使民营企业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有12家民营科技企业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星火创新型龙头企业、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先导型企业。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收入已突破2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增加。“十五”期间,全市授权专利拥有量达76件,发布专利信息120项,转化专利成果20项。累计取得科技成果108项,其中,省市以上科技成果77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5项。2005年,该市取得省级科技成果3项,盛运公司“干法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与设备研制”获得了省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1.3科技兴农的推进,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桐城市着力抓好科技兴农工作。一是加快示范园区建设。针对农民存在“种什么、怎么种、如何销”的问题,桐城市根据山场、丘陵圩畈等不同地区特点,分别建设了农业科技示范园、高效与持续发展农业示范区以及老梅药用植物园、嬉子湖镇特色瓜果园、挂车河镇阳光特种动物养殖园、文昌草莓种植园和范岗镇西洋杜鹃生产基地等8个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指导农民种,引导农民调,帮助农民销,有力地带动了全市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按照“品种优质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产业化”要求,在示范园区先后培育了优质米、鹅鸭养殖与系列加工、中药材、食用菌等四个优势产业,使农产品优质化率达60%,农业产业化系列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5%。目前,桐城市拥有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二是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步伐加快,农业良种产业化有了良好的开端。该市每年安排一些有影响力的实用项目进行推广,加快了农作物以及畜禽水产等优质新品种的应用,推动了高效种植和规范化养殖,加强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和动物防疫防控指导力度。通过科技兴农工作的扎实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该市连续三年获得了全省农产品优质工程十强市(县),全省畜牧业生产先进市(县)称号。

1.1.4科技进步支撑了市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科技管理的强化和科技创新的迈进,加快了桐城市域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升了产业、产品竞争力,推进了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5亿元,比上年增长15.9%(根据经济普查资料重新核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456元,增长16.2%;实现财政收入3.32亿元,增长1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8亿元,增长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亿元,增长1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98元,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3728元,增长11.2%。全市工业发展速度和效益同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6.9亿元,增长15.6%。26家工业企业税收超过百万元。实施新上和技改项目125个,累计投入6.5亿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17个,完成投资3.2亿元。全年新增私营企业220家、个体工商户1157户,新增5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2.1亿元,增长9.1%。粮油、茶叶等种植业稳中有升,畜禽、水产等养殖业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扎实推进,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县)。

1.2桐城市科技管理的主要做法及政府作用

1.2.1政府致力于营造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为发挥企业在追求科技进步中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其动力来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桐城市的科技管理之所以在全省县(市)中保持领先地位,与市政府历来重视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务实做法分不开。

在发展民营经济上,桐城也经历了姓“社”姓“资”的争论和困扰。80年代初,桐城地方政府及时为推销员正了名,促进了推销员队伍的扩大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桐城民营经济的另一次大发展出现在“九五”末,乡镇企业分别于1997年和2000年进行了二次改制,基本上全民、集体成分退出,实现了企业家、经营者、能人持大股,企业产权得到明晰,经营和管理体制得到理顺,为发挥企业在追求科技进步中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

政府的开明促进了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推动了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形成,激发了企业强化科技管理的意识和寻求科技进步的动力。目前,民营企业已成为桐城市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力量,形成了工艺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落脚点及技术投入主体在企业的态势。据统计,全市有民营企业15000余家,从业人员10万人,完成的工商税收占全市总量的75%。2005年,全市企业R&D投入近2.5亿元,占全市总投入的90%。

1.2.2政府长期坚持“工业立市”战略不动摇,引导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有效带动了企业科技进步和产品创新

改革开放初期,桐城县域工业落后,科技进步几乎摆不上位置。1984年至2006年,桐城市(县)政府每年的一号文件都将“工业立市”战略放在重要的位置。得益于长期坚持发展工业不动摇,2005年,桐城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22.6:46.6:30.8。工业发展增强了市域经济实力,解决了科技创新的投入问题,桐城经济从此走上了快速、持续发展道路。

上世纪九十年代,桐城市工业产品虽达到一万多种,但仍有不少产品科技、工艺水平停留在七、八十年代,绝大多数是粗加工品和低效益的中间、低端产品,仅有水泵、运输机械等少数几类整机产品,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品寥寥无几,工业内部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及科技进步问题凸显了出来,市域经济发展缺乏抢占市场先机的中高档产品支持。

针对这一现状,政府注重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桐城工业品的市场竞争力。一是引进高科技企业。如率先落户民营经济开发区的养和医疗器械设备有限公司,是享有卡试幽门螺杆菌检测仪自主知识产权的一家高科技企业,产品附加值极高,2003年投产后当年即上缴税收30多万元,随后产值连年翻番,截至目前已累计生产销售卡试检测仪400多台套,2005年上缴税收达170多万元。二是引导企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金光集团是生产凸轮轴、曲轴的机械制造企业。近年来在科技部门支持下,陆续得到了中央财政技改贴息贷款、政府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产设备技改(替代进口设备)减免所得税、高新技术产品退税等政策优惠,激励了企业技改投入的积极性,2005年研发投入达500万元,开发出了发动机的进、排气门。目前,企业正筹划由农用汽车、卡车发动机用配件向轿车同类配件生产进军。桐城市科技管理部门注意到鸭(鹅)酮体加工这一产业链缺口问题后,鼓励企业引进高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市好运食品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合作,实施了“桐城凤鸭工业化生产”项目,将凤鸭腌制周期由原来的25天缩短到3天左右,填平补齐了原有鸭鹅制品加工的产业链条。三是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力度。桐城科技管理部门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支持企业申报国家和省级科技创新项目,如2006年实施的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就有鸿润集团、霞珍集团的生态羽绒加工及电脑绗缝生产项目等近10项。四是应用信息技术来武装传统产业,推动桐城的新型工业化进程。目前,桐城市制造企业已广泛运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财务管理软件,并有部分企业开始实施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电子商务建设等集成技术。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地运用到一些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促进了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

1.2.3政府根据市域生产力的发展特点和技术变化趋势,适时转换科技管理工作的思路

一是从抓一般低含量项目转变为抓高技术含量的创新型项目。“九五”前,桐城市经济实力和财力还较薄弱,企业还处于做大做强过程中,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增加全市经济总量还是主要任务,科技管理侧重于抓一般技术项目。到了“九五”、“十五”,市域经济总量已明显增强,涌现出一批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市科技管理部门及时将抓一般技术项目转变到抓高科技项目上来,有效地促进了桐城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二是从单纯的技术引进转变为引进与创新相结合,努力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九五”以来,科技管理部门适时转换工作思路,从单纯引进、转化技术转变成引进与创新相结合。如丹凤集团的超低介电子常数电子极无碱玻璃纤维布、盛运公司的干法脱硫除尘一体化设备、美祥公司的铁路客车用整幅改进型PVC地板布等产业化成果,企业均享有独立或部分知识产权。嘉日成技术有限公司目前已获得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有24项,公司自主研发的“仙耙稻丰收”,已使用、销售到全国19个省、760个县,2002年以来已累计生产2062吨,实现销售收入4100万元,获利润500万元,上缴税金217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是从单一依靠本地科技人才转变到依靠“产学研”合作上来。桐城科技管理部门认为,桐城地小人少、产业产品门类多,单纯依靠本地科技人才难以解决企业技术、产品创新问题,必须借用“外脑”,依靠“产学研”合作来化解科技人才短缺难题,这样做成本低、风险小、效果好。四是从侧重于抓提高土地产出率技术转变到抓“节地”与“节劳、节能”相结合技术上来。针对工业化后农业劳动力匮乏以及农民增收困难等市情,桐城农业部门紧密围绕“节能增效、增产增效”,加快推广“三新”技术:一是新技术,重点推广了“节劳”的抛秧、直播、免耕及轻简栽培技术,开展了“节能”的配方施肥、节水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达到了节约劳动力和成本的双重效果。二是新材料,重点推广了农膜、大棚等新材料。三是新品种,市农技推广中心每年要引进50个以上农作物新品种,先试验、对比、观察和鉴定,成熟后再向农户推广。通过推广“三新”技术,有效实现了农业的节能、增产增效。

1.2.4政府主抓产业链条长、牵动面广的骨干企业和龙头项目,实施“抓大促小、分级管理”的科技管理策略

桐城科技部门意识到,科技管理面面俱到既不客观,也不经济,甚至走进“抓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陷阱,应当采取“抓大促小”策略:市科技部门主要抓那些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企业产品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对行业发展具有一定龙头地位和拉动作用的企业,抓那些对全市科技发展影响力较大的龙头项目,即做好“面”的工作;另一方面,乡镇科技管理部门则将主要精力放在辖区具体企业上,即做好“点”的工作,市和乡镇的科技管理工作各有侧重、各司其职。如针对羽绒制品生产关联性强的特点,桐城市科技管理部门主抓了鸿润集团的科技进步和产品创新,支持其实施了“圈圈绒及羽绒制品深加工”、“低损伤无菌羽绒及其制品生产技术开发”、“鹅鸭养殖及羽绒制品系列开发”等龙头项目,企业围绕“圈圈绒”研发投资9800多万元,购置、研发了各类设备1000多台(套),于2003年通过验收鉴定并应用于生产,项目获得了安徽省2004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得益于鸿润、霞珍两个羽绒深加工企业的产业化带动作用,桐城鹅鸭养殖规模得以扩大,如大关镇蛋鸭养殖达到740蓬140万只,农民称之为“1234”工程:即一个劳动力年养2千只鸭,当年投入3万元钱,年底可获纯利润4万元;全市禽蛋、羽绒、鹅鸭酮体加工形成了链条,一大批从事羽绒被及床上用品绗缝生产的小企业也发展了起来,“抓大”促进了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1.2.5政府支持产业集群技术改造,多方引导面上中小企业模仿,通过高技术含量工序、工艺的市场化、专业化协作,来促进小企业的产品创新

桐城市的产业集群特点突出,其中大企业的研发力量较强,科技创新及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较快。而点多面广的小企业实力弱,产品、设备老化,科技进步意识差。但同时科技部门发现,产业集群中众多中小企业聚集一地,业务联系紧、信息交流快,当某一较大企业引进了先进设备、通过技术革新研发了新产品或改造了传统工艺等,其他小企业很容易通过模仿,通过高技术含量的加工工序的市场化、专业化协作,而使创新迅速扩散,从而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力。着眼于这一特点,桐城市政府采取了定期举办行业设备、材料展销暨技术交流会、抓龙头企业带动等方法,来间接推动这些从事“小袋子、小刷子、小盖子、小零件”生产及来料加工的小企业的技术进步。如包装印刷产业集群,桐城市在“十五”期间连续5年举办了6次全国性的包装印刷设备、基材展销暨行业技术交流会,向市域中小企业推介、示范国内外的最新设备、技术和材料,2005年参展摊位达到150家,参展商达300多人。其次,通过抓上游原料生产企业的科技进步来促进小企业的产品创新。桐城科技管理部门抓了凌云公司的“纳米抗菌薄膜”科技项目,为从事塑料包装的小企业提供了高质量的包装材料。再次是支持包装印刷行业的生产、物流基地建设。如政府建设了中国桐城包装印刷城、新渡镇的塑料工业园等工业园区,既满足了业内小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也吸引了省内外一批高技术企业入驻桐城,改善了包装印刷行业的产品、技术、工艺结构尤其是企业规模结构。一批规模以上企业成了引领包装印刷技术进步的“领头羊”,一些创新工艺及产品如真空镀膜、镀铝、保鲜、印铁、电脑制版等也逐渐发展起来,一个从事塑料或纸质方便袋生产、印刷的家庭作坊,可以通过付费方式,就近方便地在原料供应、电脑制版、彩印、镀膜等生产环节获得其他企业的技术支撑。

1.3桐城市科技管理模式的特征

1.3.1政府支持企业发挥营销优势,以市场需求引导产品技术创新

在桐城市科技管理工作中,指导企业加强科技管理是大头。一般来讲,企业科技管理有两种典型的模式:一种是“两头大、中间小”的技术创新及管理模式,俗称“哑铃型”模式。而其中的“两头大”是指企业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为大,“中间小”是指技术产品的生产部分占比规模较小。另一种是“生产居中、技术研发或市场营销为大”的“铁锤型”模式。“哑铃型”模式是科技研发型企业生产和科技管理的典型模式,桐城市这类企业不多。在“铁锤型”模式中,分为偏重于技术研发和偏重于市场营销两种,取决于技术研发实力强还是市场营销实力强。应该说,桐城市绝大多数企业偏重于营销,因此,桐城市的科技管理模式属于典型的偏重于市场营销的“铁锤型”模式。

桐城市的科技管理特点与其经济的起源、发展和壮大的独特方式有关。桐城市人多地少,资源匮乏,改革开放后农民虽然有了生产自主权,但依靠农业致富显然十分困难。八十年代初期,大批桐城人开始外出打工,有的做木匠,有的搞装潢,有的当推销员。为了发展乡镇企业,政府适时为推销员平反正名,结果促成了推销员队伍的发展壮大。依靠推销员队伍,桐城经济发展在一开始就与市场紧密相连。推销员走南闯北带回了市场信息和产品订单,企业便围绕市场(客户)需求设计产品、投资设备和加工、销售。观察桐城市的产业及产品结构变化,从七十年代的毛笔、刷子,八十年代的塑料、卫生制品,到九十年代的涂塑窗纱、汽车配件和羽绒制品,再到二十一世纪的环保设备、新医药和新材料,既反映出市场需求变化,也反映了桐城市企业顺应市场发生的技术及生产工艺变化,突出体现了桐城经济的“两头在外、全凭脑袋”的市场导向型特点。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一批桐城企业做大做强,其营销方式也发生了相应改变,由原先依靠推销员签合同、拿订单,逐渐转变成依靠固定客户联系、设立销售办事处、参加产品展销会等。如鸿润集团,通过参加每年春秋两季广交会,就可以拿回全年生产任务60%的定单。政府支持企业发挥营销优势的另一个做法是实施名牌战略,借此扩大桐城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增强企业产品创新与市场需求的联系。在政府的帮助及企业自身努力下,“鸿润牌”羽绒被荣获了中国名牌称号,“攀登牌”输送机等6个产品获得了安徽名牌称号,另有“丹风牌”窗纱等14个产品商标获安徽省著名商标称号。

虽然企业营销方式有所改变,但桐城经济依靠企业营销优势占领市场的发展模式并没有改变,其科技进步和科技管理也明显折射出依靠营销、顺应市场需求和及时反馈产品技术、工艺变化的特征。从桐城市规模化以上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科技创新管理模式来看,多数企业呈现出技术研发力量“偏小”,技术产品生产能力“居中”,而市场营销能力“实力雄厚”。采取这一“铁锤型”模式的企业“市场”观念极强,企业往往依靠营销优势,方便地获取外界新产品、新技术信息,并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迅速调整企业技术、设备投资,尽快推出创新型产品来占领市场。如丹凤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玻纤涂塑窗纱生产企业。九十年代初,国内市场上流行的塑料窗纱几角钱一米,铁窗纱也仅一元钱一米。虽然丹凤集团生产的玻纤涂塑窗纱与其相比具有耐腐蚀、寿命长的优点,但由于其价格贵(几元钱一米),在窗纱市场上尤其是农村市场销路并不好。厂长徐云凌决定拿玻纤窗纱的传统生产工艺开刀。经过一系列的科研攻关,先是将构成窗纱网格的玻璃纤维纱由双经双纬改变成双经单纬,然后又改成了单经单纬,在保持强度远高于塑料及铁窗纱的情况下,由于节省了一半原料,价格下降到一元一米,结果成功打开了玻纤涂塑窗纱在国内农村市场的销路。

1.3.2政府帮助企业搜集业内先进、适用技术,支持和鼓励企业不惜重金引进、转化及利用

桐城市一些大企业在业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在主动了解市场及研发新产品上尚有差距。桐城科技部门注意到,这些大企业具有极强的市场信息判断和赢利能力,在引进和吸收先进技术上也具有较强的实力,但缺乏搜集和掌握其产品加工国际一流技术及信息的机会和能力,而这正是科技管理部门的用武之地。鸿润集团的“圈圈绒”、“低损伤无菌羽绒”技术开发,是由国家羽绒协会提供信息,政府主管部门纳入项目支持,企业不惜血本进行投入,科研院所通力合作才最终获得成功,而科技管理部门的“牵线搭桥、部署斡旋”作用功不可没。在科技部门鼓励下,桐城企业搜集和掌握最新加工技术及信息的意识得到增强,在引进和吸收技术所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上,胆子大、力度强。如生产铁路客车橡塑配件的美祥公司,通过与铁道部科研院所合作,先后引进技术开发了汽车火车专用密封胶条、火车风档、石油储罐配附件等新产品18个,完成创新项目10项,其中仅研制生产“PVC阻燃地板”的两台设备就投资3200万元。美祥公司负责人说的好:“美祥公司的每一个关键发展阶段,几乎是倾家荡产式资金投入。如果怕风险,美祥早就像其他橡胶厂一样被淘汰了,也不可能研发出纳米阻燃橡胶地板”。

针对企业资金匮乏情况,桐城市坚持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金融为支撑的原则,支持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市政府每年举办一次银企项目与资本对接会,并请上级银行到企业现场办公,增加对企业的信贷支持。截止目前,桐城市已连续举办了36届银企项目与资本对接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针对商业银行惜贷惧贷情况,在桐城市政府精心筹划下,2000年3月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县级民营金融担保企业——桐城市民生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由13家民营企业参股组建,市财政投入扶持资金50万元,吸纳企业及民间闲散资金500万元,市工商银行按1:3至1:5比例配套担保贷款。民生担保公司运作以来,先后为1100余户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和个人提供担保贷款6000多万元,且没有发生一起呆帐、坏帐现象,取得企业增利、银行增效、政府增收“三赢”的效果。

1.3.3借用“外脑”,通过产学研结合解决市域科技人才短缺问题

桐城市的企业数量较多,但平均规模较小。2004年,全市工业企业单位数为4680个,工业总产值为718199万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仅88个,占全部企业数的1.88%,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为267900万元,占全部总产值的37.3%。由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技术人才短缺,科技自主研发实力较弱。

桐城市科技管理部门立足这一市情,扬长避短,选择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之路,积极为企业提供信息、牵线搭桥、搞好服务,努力探索大企业与大学大院大所建立新型“产学研”强强联合的“双大合一”模式,积极促成市域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让、技术服务、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合作,形成“实验室-中试基地-产业园”的科技创新途径,走科技成果“开发-中试-生产-商品-市场”之路,结果促成了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流向桐城。如盛运公司与合肥水泥研究院合作,签订了“干法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成果转让和产业化合同,该技术可以替代目前国内一些燃煤发电厂采用的湿法脱硫技术,性价比高、效果好。2005年试产试销了8台套,新增销售收入2300万元。

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措施:一是沟通信息。市科技局借桐城中学百年校庆机会,与回乡参加校庆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建立了广泛的联系,通过举办专家论坛、项目洽谈等形式拓宽了产学研结合的信息渠道。二是开展技术合作。桐城市政府与中国科技大学签订了科技合作的协议。近年来,全市有近百家骨干企业与全国近百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技术协作关系。如在市科技部门的帮助下,双永公司与中国科技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乐健公司与安徽农业大学、凌云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先后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合肥水泥设计研究院等单位与该市多家企业开展了密切的技术合作,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50多项。通过“产学研”合作,桐城企业的技术难题得到及时解决,技术储备明显增强,新产品不断涌现。

1.3.4在政府的重视、信任和创新意识培养下,企业家善于抓住机遇,敢于承担风险,决策快,能够迅速实现由新技术到产品、再由新产品到市场营销的转化

桐城经济的特点是“两头在外、全凭脑袋”,“两头在外”一是指原料在外,二是指产品销售在外。而“全凭脑袋”主要体现在推销员和桐城企业家这两类人员身上,前者衍生出的是桐城经济的营销优势,而后者衍生出的则是桐城企业家在企业科技进步和产品创新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善于抓住机遇、敢于承担风险、迅速决策投资”的优秀品质。

桐城企业家敢于承担风险及创新意识强并不是生来就有的,与政府及科技管理部门重视发挥企业家的作用,注意培养其创新意识,对企业家的科技进步、产品创新工作给予高度的信任和全力支持分不开。如7628布是一种科技含量很高的超薄绝缘布,早在1998年丹凤集团就上报了研发的国债项目,批下来后由于境外对我的原料、技术封锁,项目实际于2000年初放弃。当时该产品生产国内还是空白,国家经贸委希望丹凤集团能够完成这一项目,国债贴息及项目时间均可以延长。时任安徽省经贸委主任的黄岳中同志亲自带队来桐城调研,对企业的项目研制工作大力支持。在上级政府的信任和帮助下,丹凤集团老总徐云凌的信心大增,项目于2003年重新上马,通过与国防科工委、北方工业公司技术人员的紧密合作,于2005年10月完成仿7628布的研发任务,其性能与真7628布相比基本一致,可作为进口替代品,对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丹凤集团这一拳头产品预计产量可达到2千万米。

1.4桐城市科技管理模式的启示

如何改善科技管理,促进县(市)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桐城市科技管理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4.1抓制度建设:实现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良性互动和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促进地方科技进步的长效机制

桐城市始终将制度建设作为科技创新和加强科技管理的切入点,引导企业建立规范的独资、合伙和公司制,推进骨干企业的资产重组和股权多元化,推动小企业由家庭式管理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型,在全市培育一批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经营、分配制度,完成了绝大多数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的公司制改造,通过促进国有、集体企业转制和民营经济发展等营造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为发挥企业在追求科技进步中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十五”以来,桐城市加大力度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大对各种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鼓励企业、个人勇于、勤于创新,保护企业、发明人的创新积极性,促进全社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实施制度创新,使管理体制与科技创新相适应,形成了促进地方和企业科技进步的长效机制。

1.4.2抓环境建设:着力营造科教兴市的浓厚氛围

优良的环境是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保证。桐城市科技管理部门积极转变职能,制定和落实有关科技政策,形成以环境促发展,以环境促创新的良好氛围。

一是提高认识,把科技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桐城市领导班子认为:不抓科技工作的领导是不称职的领导。科技管理部门提出了在观念上的“四破四立”,确立“科技就是经济”、“企业是创新主体”等新观念。上级科技部门对该市科技工作也给予高度重视,省科技厅连续14年下派了7届科技副市长挂职。二是强化领导,切实推行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桐城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市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科技工作例会制度和重大项目领导联系制度,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召开5次以上科技专题会议,将科技进步年度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和市直有关部门,严格考评和奖惩。三是广泛宣传,科技富民强市意识深入人心。全市科技、宣传、农业等部门经常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市电视台开设专题栏目向干群讲授科技知识和培训实用技术。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发动和科学普及,反复强调科技振兴桐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做好全市科技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1.4.3抓体系建设:努力搭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服务平台

一是完善配套政策体系。桐城市先后制定了《关于对非职务发明专利权人实行奖励暂行办法》、《桐城市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等政策,还设立了“政府特殊津贴奖”、“科技进步奖”等,对当年获得省部级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以及技改投入达到1千万元以上的企业进行奖励。二是健全科技服务体系。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开放式服务的方法,成立了“桐城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包装印刷技术中心,采取适当收费的市场化运作方式,为中小企业开展项目编制、设计、研发、试验、检测、认证咨询、形象策划、技术诊断、专业培训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科技服务。全市已累计建立了55家企业技术中心,其中8家被评为省级技术中心。桐城市还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市级建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水产总公司、农机服务公司、种子公司、农广校等一批技术推广服务机构,村级建有专业技术服务组,基本形成市级为依托、乡镇为基础、村级为补充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三是建立信息服务体系。桐城市科技局主办了科技信息网、中国农村致富网-桐城示范区网站,帮助企业利用网络信息,宣传、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运用。

1.4.4抓人才队伍建设:采用培训、引进人才方式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除依靠“外脑”外,桐城市也非常重视自身人才队伍建设和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如美祥公司制定优惠政策,先后引进5名塑胶专业高级工程师和15名化工、管理等专业毕业生,几年来,投入50万元分批选派35名职工到北京、青岛、合肥等地培训。结合推广农业“三新”技术,全市2005年共举办各种规模培训班、培训会124次,参训农民达2.5万多人次。结合产业集群的技术改造和引进人才,市政府与国内包装印刷行业专业教学力量很强的湖南株州工学院联系,将桐城作为其本科生的实习基地。桐城市还重点引进了一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专业人才,到经济综合部门、民营经济开发区和骨干企业担任要职。2003年至2004年,全市民营企业共引进紧缺人才400人。桐城市还采取定期举办人才招聘洽谈会,或是到省内外人才市场上集中招聘等多种途径,加快引进科技人员。由于重视高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全市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得到较快提升。

1.4.5抓教育发展和文化建设:科技与教育密不可分,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强化科技管理和促进经济发展

桐城企业家在把握市场脉搏及产品技术、工艺变化趋势上有敏锐的眼光,在科技创新上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强烈意识,在运作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精于算计,企业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上融为一体,因而具有较强的成本控制及赢利能力。

桐城企业家的这些优秀品质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与“桐城派”文化密切相关,与桐城市从古至今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优良传统不可分。在这种文风沐浴下的桐城人,文化素质比较高,性格比较张扬,富有开拓精神。历史上桐城人曾“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现在仍然保持了这个传统,但经过市场大潮的洗礼,桐城人及桐城企业家已具有非常精明的经营头脑。

由于教育和文化在发展桐城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政府历来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桐城市高中生考取大学的比例,多年来在全省名列前茅。“十五”期间,老梅镇引进铜陵中联集团创办了吴汝纶中学,目前已完成投资9千万元,招收在校学生2800人,引进各地教师156人,2005年高考二本达线率为77%。

主要参考文献:

徐俊,何革华,欧阳晓光等.2004.树科学发展观,走科技创新路.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姜长云,徐俊等.2005.科技进步示范市(县、区)建设:理论与经验.北京:科学出版社。

童星,马圣平.2002.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管理的中国模式.科技进步与对策,第4期。

李章涛.2000.着力技术创新,强化服务功能.科技进步与对策,第9期。

推荐访问:桐城市 管理模式 启示 特征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