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名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对照材料 扫黑除恶 党课下载 不忘初心 治国理政 工作汇报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猪痢疾伴发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时间:2022-11-02 19:48:03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08)05-0026-01

猪痢疾是由猪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特有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以消瘦、腹泻或黏液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发病快、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血液寄生虫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病,病程为10~30d,死亡率高。这两种病单独治疗不难,一旦混合感染后,诊断和治疗难度大。且高死亡率和高淘汰率给养猪业带来惨重的损失。

1 流行情况

春季仔猪引进后3~15d易发病,病初采食量迅速下降或废绝,体温可达40.5~41.5℃,病程7d以上死亡率猛增,如治疗不当,死亡率可达90%以上。

2 临床症状

不同猪群发病后症状表现不同。多数呈急性经过,1~3d波及全群,多数患猪厌食,剧烈下痢或便秘。粪中含黏液、血液或血块,急性死亡者全身发紫或无明显变化。病猪精神沉郁呈高度脱水状态,排便失禁,弓腰、腹痛,耳尖、腹下、四肢末端发紫,耳边缘变干并向上卷起,个别猪只出现呼吸急促,呈腹式呼吸、干咳。眼结膜发炎,尿液呈咖啡色或深黄色。慢性病猪胸腹部、会阴有出血点,行走摇摆,用后肢踢腹,被毛粗乱无光,迅速消瘦,后期排粪失禁,肛门周围及尾根部被粪便沾污,起立无力,因极度衰弱而死亡。

3 剖检变化

体表可见耳、鼻及四肢末端、胸部、腹部有针状出血点和紫斑。血液凝固不良。颌下、肺门、肠系膜、腹股沟淋巴结高度肿大,不同程度出血。咽喉部有绿豆大小的出血性溃疡灶。可见卡他性或出血性肠炎,结肠及盲肠黏膜肿胀、出血,肠内容物稀薄,其中混有黏液、血液,呈酱油色或咖啡色,直肠黏膜增厚,严重的有出血点。肝脏瘀血、肿大、质脆,表面有区域性坏死灶,胆囊充盈,胆汁似米汤样,胆囊黏膜出血。有的肾肿大,包膜易剥离,有弥散性小出血点,膀胱内膜充血、出血。

4 诊断

4.1 肠黏膜及粪便检查

取病猪新鲜粪便或大肠黏膜涂片,用姬姆萨氏、草酸铵结晶紫或复红染色液染色、镜检,高倍镜下每个视野可见3个以上具有3~4个弯曲的较大螺旋体,即可怀疑有猪血痢的存在。

4.2 血液涂片检查

取耳静脉血(或抗凝血)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见红细胞表面有许多圆形、椭圆形、杆状紫红色虫体,当调动微螺旋时。虫体折光性较强,中央发亮,形似气泡,细胞边缘不光滑,凹凸不平,瑞氏染色镜检虫体呈紫蓝色。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可诊断为猪痢疾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

5 治疗

病猪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痢菌净注射液0.5mL,每天2次,连用5d;强力附红消每千克体重肌注0.1mL,每天1次,连用4d。待猪群采食后,饲料中按每吨饲料加入氟苯尼考200g及强力霉素200g,连用1周。病猪及时淘汰,另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对症治疗,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X3,心脏衰弱者注射强心剂。采用上述方法治疗,一般第3天病情即有好转,食欲开始增加。持续用药5d后,大群基本可恢复,治愈率可达85%以上。

6 典型病例简介

王某猪场于2007年4月21日外引仔猪27头,入场当日猪群未发现异常,1周后陆续发病,波及全群。病初采食迅速减少。皮肤发红,特别是腹下、耳后;体温升高至40~42℃,眼结膜潮红、发绀;尿液深黄或咖啡色,排酱油色或深黄色稀便。随病程发展,猪群食欲废绝,病重者全身发紫,开始死亡。到笔者处就诊时已死亡5头,经用强力附红消配合痢菌净针、维生素K3肌注,3d后猪群采食逐渐恢复,同时在饲料中加入强力霉素200g/t饲料,连用7d。治愈70头,死亡8头。

推荐访问:细胞体 痢疾 诊治 伴发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