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名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对照材料 扫黑除恶 党课下载 不忘初心 治国理政 工作汇报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猪皮肤病的具体诊断与防治

时间:2022-11-02 20:0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一、猪皮肤病的诊断

1.病史调查应注意4个方面的问题

饲养管理方面:粗放和开放式的饲养管理,易诱发光过敏、晒斑;限位、封闭圈养可能会引起乳猪乳头坏死、母猪褥疮。转群、并群频繁时,易致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高温、相对湿度大且卫生条件差时,易诱使葡萄球菌性或链球菌性脓皮病的爆发。转群或并群后,多因猪只打架咬伤而使仔猪渗出性皮炎的发生率增高。异常行为方面:骚痒多与疥螨或虱感染有关。摩擦并伴有摇头,多说明感染有耳螨。营养方面:族维生素或锌的缺乏,多会引起皮肤干燥,鳞屑性、脂溢性皮炎或角化不全。特殊的发病过程:某些皮肤病常发于某一特定年龄阶段的猪群。如渗出性皮炎多发生于6周龄以下的猪只,营养缺乏性皮肤病一般不会发生于断奶之前,乳头坏死多发生于出生后24小时的仔猪。

2.乳猪常见的皮肤病鉴别诊断要点

口腔坏死杆菌病病原:此病乃乳猪之皮肤受伤而继发坏死梭状杆菌感染。病变部位:常见病变为双侧脸颊或口腔溃疡。诊断要点:病变的开始是因为乳猪群打架,伤口感染而造成坏死,并覆以棕黑色痂皮。但是当病变扩展至口腔内时,嘴唇、牙齿及舌头也可能波及。粗糙的地面所致的膝、蹄冠、肘节及蹄上的皮肤坏死也是比较普遍的。小猪出生数天后,即可出现,2周内病变扩展到最大,随后开始恢复。4周内新生的上皮已盖满坏死部位有的乳猪会发生乳房及尾巴的皮肤坏死。猪渗出性皮炎(又称油皮病):病原:此病常发生于6周龄猪只,由葡萄球菌所引起。

3.诊断要点

玫瑰糠疹(伪钱癣):病原:此病原因未明,尤以长白猪最多。10~14周龄小猪开始发生。病变部位:仅限于腹部,腹股沟及大腿内侧。诊断要点:病变为小丘疹及棕色痂皮开始,然后病变会扩展呈环状的痂皮斑,继而中央部位转为正常周围变红凸起。许多病例显示,患者的皮毛没有脱落,也不会发痒。大部分病猪大约4周后会慢慢痊愈成正常皮肤。此病的诊断可根据病变识别,应与钱癣鉴别。

耳坏死:病原:可检出多种细菌。病变部位:多仅限于耳部。诊断要点:耳部疥螨感染,动物不安引起的自残性外伤或混群猪相互咬伤是主要的诱因。皮肤损伤后,首先是葡萄球菌感染患处,然后是致病性更强的链球菌和螺旋体,导致坏死和溃疡。轻者,耳尖、耳廓边缘、耳廓基部表层皮炎(斑块);重者,渗出性炎症、溃疡和坏死,坏死区皮肤干燥、结痂、卷曲,最终耳部分或全部脱落。

皮炎肾病综合征:病原:现在的研究表明,圆环病毒是主要的诱因。病变部位:皮肤病变可分布于全身各处。诊断要点:多发生于20~60千克的生长育肥猪群。主要特征为体重减轻、皮肤病变、四肢水肿、脉管炎、肾小球肾炎。皮肤病变形式多样,从大的红斑、斑点、出血性丘疹,到深褐色至黑色坏死。

猪痘:病原:此病由猪痘病毒引起,直接接触传染。病变部位:皮肤损伤是猪痘感染的必要条件。诊断要点:猪虱及其他吸血昆虫对皮肤损伤使病毒得以进入皮肤。大多数患畜在3周后恢复。病变皮肤位于背部,腹部,腹股沟及大腿内侧,病变开始为丘疹,然后发展成水疱,水疱容易破裂,若继发感染会形成脓疱。经常水疱破后会结痂。大多数痂皮在感染

3周后脱落。此病的诊断并不难,在临床上须与猪疥癣区别。无并发性皮肤病的猪痘不会发痒,不难作类症鉴别。对临床诊断如有可疑,应作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猪痘病毒可在电子显微镜下认出。

猪丹毒:病原: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所引起的传染病。病变部位:该病是一个全身性传染性疾病,皮肤病变只是其症状表现之一。急性猪丹毒的特征为败血症和突然死亡。亚急性猪丹毒患猪的皮肤才出现红色疹块。诊断要点:患猪主要为3月龄至上市龄猪群。有时候,年轻母猪亦感染。其特征是一只或数只猪突然死亡。患猪体温升至42度以上,离群寒颤,躺卧,不愿站立及走动。若赶动病猪则因痛而跛行,走动僵硬。站立时垂头,弓背。食欲减低或消失常见于大多数患猪。急性猪丹毒的怀孕母猪常发生流产。

晒伤:夏季日光直射,易致猪晒伤。母猪固定于栏内,特别是栏行之末端的母猪最易受到日晒。白色猪最常发生。其病变与人被晒伤无异。皮肤在日光下晒成红褐色,由于乳猪与断乳仔猪没有直接触及日光,晒伤并不多见。

维生素6缺乏:猪只误食凝血杀鼠药可造成血液无法凝结而发生皮下出血,此类的杀鼠药是维生素6的拮抗剂。一些发霉饲料的霉菌毒素亦阻断维生素6的合成,引起维生素6缺乏。重病猪只不同程度的全身皮下出血,患猪可能虚弱及无法站立。另常见的症状是流鼻血,尿液出血及黑沥青色之粪便。轻微患猪则皮下出血之外,没有其他病症。

角化不全症:猪的角化不全症与锌缺乏有关。在饲料中缺锌或者钙量太高,钙磷比便太大,必需脂肪酸的缺乏都能干扰锌的吸收、利用,導致角化不全。症状发生于7~16周龄,起初为小红斑,迅速变成丘疹,随后表皮增厚至5~7毫米,形成皱壁、裂隙与鳞屑。角化不全症无痒感此点可与疥癣分别。病变见于四肢、脸部、颈项、臂部与尾巴,且其分布为二侧对称。通常很少全体猪群发病,且病变轻重不一,死亡率亦低。

肩胛溃疡:常见于泌乳期中体重骤跌的年轻母猪。除肩胛部外,溃疡亦见于坐骨,髋及跗骨部皮肤,病变为骨突起部份皮肤与坚硬地面磨擦引起。

虱和蚤:病原:由猪虱和蚤寄生而引起。病变部位:可分布于全身。诊断要点:常寄生于耳基部,颈部、腹下及四肢内侧。可引起皮肤红疹啃痒与擦伤以及化脓性皮炎,有脱毛与脱皮现象,严重感染则造成贫血。亦被认为传播猪痘的重要媒介体。蚤经常寄生于污秽环境饲养的猪只身上。

二、猪皮肤病的防治措施

猪皮肤病总的防治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定期冲洗、清扫、消毒。这将最大限度的减少猪皮肤病的发生。临床中很常见的是猪皮肤发红、发紫,伴随体温升高,多提示为病毒性、细菌性等传染病的发生,如猪链球菌病、猪弓行虫病、猪瘟、附红细胞体病等。这需要准确的鉴别并进行及时的治疗,避免造成较大的损失。针对不同致病因素所致的猪皮肤病,防治的侧重点不同。

1.病毒性猪皮肤病

主要有皮炎肾病综合征、猪痘、猪水疱病、猪瘟等。防治要点:对已确诊的主要病原可通过紧急接种:如猪瘟。用广谱抗病毒药控制全身感染,及时进行对症治疗,用碘酊冲洗患处。用广谱抗生素药控制继发、并发的细菌性感染,缓解应激。

2.细菌性猪皮肤病

主要有仔猪渗出性皮炎、耳坏死、链球菌性脓肿、坏死性口炎等。防治要点:抗菌消炎;一般可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患部用刺激很小的消毒药进行冲洗。加强饲养管理,避免猪群打斗、咬伤。

3.真菌性猪皮肤病

常见的是猪皮霉菌病。防治要点:由于其一般不引起死亡,所以多采用消毒液擦洗。

4.寄生虫性猪皮肤病

常见的有猪疥螨、猪虱蚤等叮咬。防治要点:定期驱虫。针对猪疥螨,可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进行治疗。隔天再给药一次为佳。用药物全群喷洒。隔天再做1次。

5.其他类猪皮肤病

如光过敏症、晒伤、营养缺乏、角化不全、玫瑰糠疹等。防治要点:淘汰有遗传病因的种猪。合理配方,避免营养单一。改善饲养环境,避免被太晒阳直照。患病局部用药物擦洗。

推荐访问:猪皮 诊断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