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名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对照材料 扫黑除恶 党课下载 不忘初心 治国理政 工作汇报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浅谈新形势下连环画出版的“返老还童”

时间:2022-10-20 08:54:01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伴随全媒体的快速发展,手机和平板等现代化智能设备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阅读需求。网络阅读与电子阅读的增多,给图书出版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一度退出人们视线的连环画出版业现状更是危机重重。创新和继承,是传统文化在当下如何生存的一个悖论。“纸媒将死”等传言不断,对于萦绕在几代人心目中挥之不去的“连环画情结”更是如此。据了解,近年来图书出版种数总体上升,也有畅销书销量可观,经典读物销量平稳。但是连环画的出版较其兴盛时期显得尤为惨淡,不过随着人们怀旧等情节的促使,也有回暖的趋势。本文从连环画产生背景、出版现状及未来发展展望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全媒体;连环画;少儿图书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7-0091-02

“连环画”,即通常被大众称为“小人书”的图文并茂的读本,承载着中国几代人童年的美好回忆,与80后、90后动漫情结相媲美的是,众多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的人也有着浓厚的“漫画情结”。

在新媒介的“围攻”下,连环画的发展极其吃力。如果把连环画的发展之路看作是一个人的成长,那么现在的它已进入迟暮之年,急需“灵丹妙药”带领其“返老还童”重现当年风靡大江南北的雄风。

一、连环画的发展背景

1.“青年”连环画朝气蓬勃,广受大众喜欢。连环画的历史相当久远,追溯其源流,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连环画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5世纪,譬如埃及的《名王功迹》(雕刻作品)、《死者之书》(绘画作品)都属于连环画的范畴。我国的连环画,最早可追溯到至今2000多年前的汉代,而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中国连环画,兴起于20世纪初的上海,内容多来自现实生活或取材于文学故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我国近代印刷、出版行业兴起。对于此时的中国而言,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文盲比例较大,因而,通俗易读的连环画作品就成了劳苦大众与出版者共同的选择,因而广泛流行。在这一时期,上海是中国连环画的出版集散地。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向广大劳动人民推广社会主义新文化,连环画以其通俗易懂、趣味性强、广受人民喜爱的特点,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作为新旧文化交锋的一块独特陣地,连环画进入了发展的高潮期。在这一时期,有相当一大批优秀画家投入连环画创作事业,其中不乏王叔晖、刘继卣等国画大家,这也使得这一时期的连环画作品中涌现出一大批思想价值与艺术水准并重的经典作品。

“1949年底,毛泽东主席指示周扬和文化部:要办一个专门出版连环画的出版社。新中国第一个连环画专业出版社——大众图画出版社应运而生。由于图画的通俗性,50年代后,中国政府把连环画作为教育民众的一种重要方式,1951年在政府的支持下,一个以连环画为内容的期刊《连环画报》创办。连环画作品充实着人民的文化生活,连环画不仅是青少年的重要课外读物,也是许多成年人文化娱乐的重要内容。[1]”自此,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连环画成为我国政府推广知识、树立风气的一块重要文化、教育阵地。

在这一时期,连环画的题材既丰富多彩又充满了鲜明的时代特点。首先,《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众多经典名著大受青睐。第二,历史掌故、传奇小说等等也拥有广阔的受众。第三,诞生了一大批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作品,如朱宣咸创作的《伟大的友谊》,就反映了那个时代中苏友好、苏联专家援助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事件。可以说,当时流行的所有文化题材都有对应的连环画作品诞生。

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时代气质使然,当时中国最优秀的一批画家,几乎都涉足了连环画创作活动。这使得当时的连环画精品佳作频出,共同造就了一座后世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峰。同时,众多大师佳作也使得当时的连环画作品在后来的收藏市场上备受追捧。

2.“中年”的它渐显疲惫,走上“文物”之路。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让本该走向繁荣的小人书出版事业一落千丈。时任国家总理的周恩来对连环画事业表现得尤为关心,与出版界的代表多次约见商讨重振恢复连环画事业。1973年10月《连环画报》正式复刊,小人书出版在80年代前期呈现短暂空前繁荣的景象。

从80年代后期开始,连环画市场开始萎缩。虽然从业者乃至整个社会都屡屡呼吁要重创连环画的辉煌,但在实行中则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一时期,中国的连环画开始受到后来被人们统称为“漫画”的新式连环故事漫画作品的冲击。与漫画作品故事的天马行空、题材的不拘一格、表现形式的新颖多变相比,传统连环画在绘画题材和故事展示手法方面都已经落入窠臼。古今名著、革命故事、经典寓言……除了绘画者有所不同外,几乎可以看作几十年前连环画创作的“翻版”。

缺少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缺少了推陈出新的勇气和智慧,连环画的创作出版陷入步履维艰的状态。近年来,连环画新品屈指可数,能被读者认可的更是寥寥无几。连环画阅读市场不仅受新漫画的冲击,同时也遭到广播、影视作品的挤占,整体出版量和创作数量都急剧下滑。渐渐成为被市场遗忘的角落。

二、连环画出版的现状

从当下来看,实体图书市场有喜有忧。图书出版种数总体上升。而随着一些影视剧的热播,与之相关的图书也会跟着火一把。当幼时以小人书为伴的60后70后逐渐步入中老年,其怀旧情结愈显浓郁。拿饮食为例,很多火锅店、餐厅等都装修成文革期间和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风格,以时代记忆来打造餐饮文化,吸引人们光顾。如果仔细观察这些店铺,除了餐饮器具的年代设计外,最吸引眼球的是这样的店铺大多会有书架,上面出现最多的书就是连环画。这样人们在等菜或者追忆往昔时,多会随手再次拿起许久不见的“小人书”。

除餐饮外,近年来上映了不少怀旧影片,不管是2010年爆红网络的《老男孩》,还是2013年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及2014年的《匆匆那年》等,都让人们把目光放在了20世纪。而不少影片中都会有看连环画的情节出现。这在无形中又会把人们对连环画的记忆拉近关系。从而促使重温经典的怀旧型消费心理出现,从情感上来说,这批50年代,60年代有连环画情节的人群,在选择对后辈儿童读物时,考虑购买连环画的可能性要高一些[2]。

中国连环画根植于中国的绘画艺术传统之上,与其他类似艺术形式相比,先天具有极高的起点。当代的连环画创作者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同时也要与时俱进,积极引入新的创作形式和创作工具。新中国早期连环画以白描作品居多,但是水墨、水粉、水彩、木刻、素描、油彩、丙烯、摄影等创作方法也相应地诞生了大量优秀作品,因而要搞好连环画创作,绝对不能故步自封,画地为牢。创作者们应该充分了解各种绘画手法,进而才能根据不同的故事题材,不同的故事风格,甚至不同的阅读受众,选择最适合的创作表现手法。当前,由于影视动画等不同艺术领域的分流,真正能做到对连环画各方要领全面把握的人才越来越少,这也正是目前优秀连环画创作人才缺失的关键问题所在。

当“怀旧”成为一种集体性普遍化的情感需要,连环画仍有巨大的潜在开发市场。如果能根据怀旧型消费心理进行市场推广,结合社会实际,进行符合当下审美与生活需求,对连环画进行二度创作,那么这一面临衰落的艺术形式将会有新的成长空间。著名主持人崔永元是连环画的忠实读者,他曾经说过:“小人书造就了这么一代人,他们揣着支离破碎的知识,憧憬着灿烂辉煌的未来,装着化解不开的英雄情结,朝着一个大致确定的方向,前进了。[3]”

三、连环画出版的未来展望

就当前的市场环境而言,一方面是出版物的极大丰富,读者口味日益多元化,无论什么风格的作品,只要自身质量达到一定水准,都会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另一方面,出版市场普遍存在的创新难、跟风易,同质化竞争激烈的状况。因而,对于连环画来说,想要重铸辉煌,市场的机遇与考验并存。

想要实现连环画的整体复兴,需要政策、资金、人才、技术、评奖、市场的共同作用。而从连环画自身发展特点来看,在当今的环境下,其具备着再次流行的特质。首先,连环画的高起点意味着良好的基础和优良的创作传统,老一代艺术家以身作则,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作品才是人民喜闻乐见的,什么样的创作态度才是今天的作者们应该秉承的。第二,连环画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最美好的童年记忆之一,在“怀旧热”盛行的今天,它更代表着一种美好的情怀,这为连环画的再次流行营造了较为宽松的市场环境。第三,当今图书出版市场新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都为连环画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同时,连环画的发展也受到了当前文化和图书市场一些不良倾向的影响。如兴佳在《卡通:纯真世界商业化》一文中所说:“现在许多动漫作品,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水平平庸甚至低劣;从内容来看,多为打打杀杀或勾心斗角的泛娱乐。现在从国家到地方,对于动漫产业的投入非常大,但是如果只关心市场层面的发展,不關心思想内涵、艺术水平等基础层面的建设,是不可能真正繁荣的。尊重历史和艺术规律的创作,如何寓教于乐,是当下连环画、动漫等发展中一个重要课题。[4]”

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朱新昌,在之前的媒体采访中曾提到过:“连环画之所以能够在一段时期如此辉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本身来源于生活,只有深入生活,才能真正发现生活,在有限的画面中,反映出最贴近生活的内容,这无疑是连环画发展之本。[5]”

连环画的创作应该建立在艺术的基础之上,将其核心的文学性与艺术性本质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掘连环画展示世界、表现世界的潜力。无论处在什么时代,连环画都和所有文化艺术产品一样,应该是根植于现实、根植于生活的作品。连环画的发展应与时俱进,提高编创原创力,接纳外国文化的就精髓,与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相结合,发展既具有民族特色又适合大众阅读的连环画原作,利用连环画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及美德。

据统计,中国有近3亿的少年儿童,而这些孩子们正面临着读物“量多、优少、价高”的现实。当连环画作为藏品销售时,它的市场只能面对少数有怀旧心理的人群,但当连环画作为孩子启蒙读物出现时,简易的包装、质朴的设计就可以吸引孩子、家长的眼光,就可以让连环画起死回生,重新回到孩子们的身边。对于中国图书市场来说,要想冲破外国“卡通”的垄断,就必须要有属于自己文化特色的代言产品,小人书应该回归到孩子们的身边。

全媒体时代,连环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小人书是中国非常珍贵的文化瑰宝和遗产,无论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非常可观,需要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支持,还作者以创作自由和空间。期待萧瑟的连环画再次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尤劲东.连环画创作回顾[J].美术,1983(2).

[2]王平.少儿出版市场之我见[J].中国出版,1994(4).

[3]崔永元.《不过如此》,我的小人书情结[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

[4]兴佳.卡通:纯真世界商业化.商业文化[J].2005(5).

[5]方翔.朱新昌的“国画梦”:从中学教师到国家一级美术师[EB/OL].东方网,2013-07-11.

[责任编辑:东方绪]

推荐访问:返老还童 连环画 浅谈 新形势下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