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名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对照材料 扫黑除恶 党课下载 不忘初心 治国理政 工作汇报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华佗: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

时间:2022-10-29 16:24:02 来源:网友投稿

东汉末年,在我国诞生了三位杰出的医学家,史称“建安三神医”。其中,董奉隐居庐山,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杏林佳话;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理法谨严,被后世誉为“医圣”;而华佗则深入民间,足迹遍于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内、外、妇、儿各科的临证诊治中,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尤其以创麻沸散(临床麻醉药)、行剖腹术闻名于世,被尊为外科鼻祖。后世每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医家,足见其影响之深远。而华佗通晓养性之术,普及时令验方,发明五禽戏……为百姓之养生可谓造福千秋。

通读百家 立志为医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据人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据传,华佗被曹操杀害。这考证有可疑之处。因为《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记载。据此,华佗可能不止活了64岁。华佗生活的时代,当是东汉末年三国初期。

华氏家族本是一个望族,其后裔中有一支定居于谯县以北十余里处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华庄。至华佗时家族己衰微,但家族中对华佗寄托了很大的期望。从其名、字来看,名“佗”,乃负载之意,“元化”是化育之意。华佗自幼刻苦攻读,习诵《尚书》、《诗经》、《周易》、《礼记》、《春秋》等古籍,逐渐具有了较高的文化素养。

在华佗成长的过程中,除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外,盛产药材的家乡也给他以不少的影响。谯县出产多种药材,如“亳芍”、“亳菊”,早已闻名天下,再加水陆交通较为发达,所以谯县自古就是一个药材的集散中心。至今在亳县的通衢大街上,中药材货栈比比皆是。幼年的华佗在攻读经史的同时,也留心医药,当地父老传说他曾在泥台店一带读书养性,学医识药。

在封建社会里,读书人大多以出仕做官为荣。而华佗则不然,他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终身以医为业,矢志不移。当时朝廷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对华佗的品行、学识很为赏识,太尉黄琬要征为官,华佗谢绝了,沛相也荐举华佗为孝廉,对此他也婉言谢绝了。这充分表明了华佗志向的坚定和品德的高尚。

探病幽微分毫不差

在华佗多年的医疗实践中,他非常善于区分不同病情和脏腑病位,对症施治。一日,有军吏二人,俱身热头痛,症状相同,但华佗的处方,却大不一样,一用发汗药,一用泻下药,二人颇感奇怪,但服药后均告痊愈。原来华佗诊视后,已知一为表证,用发汗法可解;一为里热证,非泻下难于为治。

又有督邮顿某,就医后自觉病已痊愈,但华佗经切脉却告诫说:“君疾虽愈,但元气未复,当静养以待完全康复,切忌房事,不然,将有性命之虑。”其时,顿妻闻知夫病已经痊愈,便从百里外赶来看望。当夜,顿某未能慎戒房事,三日后果病发身亡。

另一患者徐某,因病卧床,华佗前往探视,徐说:“自昨天请医针刺胃管后,便咳嗽不止,心烦而不得安卧。”华佗诊察后,说:“误矣,针刺未及胃管,误中肝脏,若日后饮食渐少,五日后恐不测。”后果如所言而亡。

针药精简巧治时疫

华佗对民间治疗经验十分重视,常吸取后加以提炼,以治疗一些常见病。当时黄疸病流传较广,他花了三年时间对茵陈蒿的药效作了反复试验,决定用春三月的茵陈蒿嫩叶施治,救治了许多病人。民间因此而流传一首歌谣:“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世切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五月六月当柴烧。”华佗还以温汤热敷,治疗蝎子螫痛,用青苔炼膏,治疗马蜂螫后的肿痛;用白前治咳嗽;用黄精补虚劳。如此等等,既简便易行,又收效神速。

华佗由于行踪地域广阔,又深入民间,成了我国历史上民间传说众多的医家。经过数十年的医疗实践,华佗的医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熟练地掌握了养生、方药、针灸和手术等治疗手段,精通内、外、妇、儿各科,临证施治,诊断精确,方法简捷,疗效神速,被誉为“神医”。

对此,《三国志》、《后汉书》中都有一段内容相仿的评述,说他善于养生(“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用药精当(“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针灸简捷(“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手术神奇(“刳剖腹背,抽割积聚”、“断肠滴洗”)。所留医案,《三国志》中有十六则,《华佗别传》中五则,其他文献中五则,共二十六则,在先秦和两汉医家中是较多的。从其治疗范围看,内科病有热性病、内脏病、精神病、肥胖病、寄生虫病,属于外、儿、妇科的疾病有外伤、肠痈、肿瘤、骨折、针误、忌乳、死胎、小儿泻痢等等。

心理疗法

治愈顽疾

某郡守患疑难症,百医无效,其子来请华佗,陈述病情,苦求救治。华佗来到病人居室,问询中言语轻慢,态度狂傲,索酬甚巨,却不予治疗而去,还留书谩骂。郡守原已强忍再三,至此大怒,派人追杀,踪迹全无。愤怒之下,吐黑血数升,沉疴顿愈。原来这是华佗使用的一种心理疗法,利用喜、怒、忧、思等情志活动调理机体,以愈其疾。

防中求治事半功倍

华佗一生在民间行医,名扬四海,很多人都对其医术赞叹不已。华佗叹了口气说:“我可比我两个哥哥差远了!”对方诧异道:“你还有两个哥哥,我们怎么都没听说过呢?”

华佗说:“我大哥擅长在日常生活中,把防病与日常生活习惯结合起来,把病消灭在发病以前。我二哥擅长发现在小病初起时,就及时进行纠正调理,没等病影响机能就已经好了。只有我是在病入膏肓了以后,痛苦不堪,没法调理了才开刀放血,大动干戈,被迫做些挽留性命的抢救手术。”

对方不解道:“那为什么你这么有名气,而他们则无人知晓?”华佗说:“这不奇怪,当一个人沉浸在幸福之中,不知不觉就把病没了,他没那么多痛苦和急切的感受,不会把你当作救星来感激的,所以一般他想不起你;当一个人稍微有些病症和不适感时,经过简单的调理就自愈了,也不会留下太大的痛苦和感受,他也不会用太多的感激来记住你;而我是他在最痛苦最难受的时候,帮他去除了一部分每天折磨他的坏死组织,他受的折磨和痛苦最多最难忘,他就把我当救星了。”

轻身延年的五禽戏

华佗认为“人体欲得劳动,……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他发明的五禽戏是一套使全身气血、肌肉和关节都能得到舒展的导引术。

五禽戏的动作是模仿虎的扑动前肢、鹿的伸转头颈、熊的伏倒站起、猿的脚尖纵跳、鸟的展翅飞翔等。相传华佗在许昌时,天天指导许多瘦弱的人在旷地上做这个功法。说:“大家可以经常运动,用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身体轻便而欲食。”他的学生吴普桑用这种方法强身,活到了90岁还是耳聪目明,齿发坚固。

引领千年的麻醉术

华佗高明之处,就是能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学术成果,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新的学说。例如当时他就发明体外挤压心脏法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这类例子很多,最突出的,应数麻醉术—酒服麻沸散的发明。

利用某些具有麻醉性能的药品作为麻醉剂,在华佗之前就有人使用。不过,他们或者用于战争,或者用于暗杀,或者用于执弄,真正用于动手术治病的却没有。华佗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又观察了人醉酒时的沉睡状态,发明了酒服麻沸散的麻醉术,正式用于医学,从而大大提高了外科手术的技术和疗效,并扩大了手术治疗的范围。

据日本外科学家华冈青州的考证,麻沸散的组成是曼陀罗花一升,生草乌、全当归、香白芷、川芎各四钱,炒南星一钱。自从有了麻醉法,华佗的外科手术更加高明,治好的病人也更多。他治病碰到那些用针灸、汤药不能治愈的内脏疾病,就叫病人先用酒冲服麻沸散,等到病人麻醉后没有什么知觉了,就施以外科手,剖破腹背,割掉发病的部位。如果病在肠胃,就割开洗涤,然后加以缝合,敷上药膏。四五天伤口愈合,一个月左右,病就全好。华佗在当时已能做肿瘤摘除和胃肠缝合一类的外科手术。一次,有个推车的病人,曲着脚,大喊肚子痛。不久,气息微弱,喊痛的声音也渐渐小了。华佗切他的脉,按他的肚子,断定病人患的是肠痈。因病势凶险,华佗立即给病人用酒冲服“麻沸散”,待麻醉后,又给他开了刀。这个病人经过治疗,一个月左右病就好了。他的外科手术,得到历代的推崇。明代陈嘉谟的《本草蒙筌》引用《历代名医图赞》中的一诗做了概括:“魏有华佗,设立疮科,剔骨疗疾,神效良多。”可见,后世尊华佗为“外科鼻祖,”是名副其实的。

据科学史记载,19世纪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笑气(氧化亚氮);1844年美国化学家考尔顿研究笑气在人体的作用;1845年1月,威尔士用笑气作麻药而进行拔牙手术;1846年10月,摩顿采用乙醚作麻醉药进行手术;1847年英国化学家辛普逊用氯仿作麻醉药以治病。华佗发明和使用麻醉药较西洋领先了一千六、七百年。

华佗一生有弟子多人,其中彭城的樊阿、广陵的吴普和西安的李当之,皆闻名于世。为了将医学经验留传于后世,华佗晚年精心于医书的撰写,计有《青囊经》、《枕中灸刺经》等多部著作,可惜不传。《隋书·经籍志》记有《华佗枕中灸刺经》一卷,已佚。《医心方》所引《华佗针灸经》可能是该书的佚文,《太平圣惠方》引有“华佗明堂”之文。从现存佚文看,《华佗针灸经》所载腧穴名称及定位均与《黄帝明堂经》有较大不同。

故里名联传千古

华佗墓位于许昌城北15公里苏桥村南石梁河西岸,墓高4米,占地360平方米。墓呈椭园形,前有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立石碑一通,楷书“汉神医华公墓”。墓地六角形,青砖花墙环绕,翠柏青松掩映;江苏徐州有华佗纪念墓;沛县有华祖庙,庙里的一副对联,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总结了华佗的一生:

“医者刳腹,实别开岐圣门庭,谁知狱吏庸才,致使遗书归一炬;

士贵洁身,岂屑侍奸雄左右,独憾史臣曲笔,反将厌事谤千秋。”

推荐访问:华佗 养性 之术 兼通数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