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名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对照材料 扫黑除恶 党课下载 不忘初心 治国理政 工作汇报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成都市稻田养鱼模式下水稻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

时间:2022-11-03 12:42: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分析了稻田养鱼模式下水稻的主要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发病条件、传播途径,并提出了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配套农药施用,并严格控制好化学防治时期、用药品种选择、 正确施药方法、轮换用药、严格农药使用准则等关键技术。

关键词稻田养鱼;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01-095-03

Key Technologie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under Rice Field Pisciculture in Chengdu City

WEN Kexu1, LI Liangyu2, CAO Yingwei2, ZHANG Xiaoli2* et al

(1. Chengdu Water Bureau, Chengdu, Sichuan 610042; 2.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engdu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Wenjiang, Sichuan 611130)

AbstractThe occurrence regularity, conditions and transmission route of main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under the mode of rice field pisciculture was analyzed. Several key technologies we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give priority to the use of agricultural control, biological control and other measure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pesticide, strictly grasp chemical control period, drug varieties selection, correct application method, rotation of medication, and pesticide application guidelines.

Key wordsRice field pisciculture;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ey technologies

作者简介文可绪(1968- ),男,四川金堂人,工程师,从事水产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通讯作者,工程师,从事水产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41008

稻田养鱼是以水稻种植为主线,采用稻渔兼作这种立体种养模式,在水稻栽插面积减少8%~10%的情况下实现水稻与常规栽培模式平产。稻田养鱼通过减少肥料、农药的施用,并使用对水稻、鱼类危害很小的低毒药剂,严格控制用药量,注意施药方法;并结合抛秧、免耕等轻简节本栽培技术来提高稻米品质,达到水稻、鱼类效益的双赢来增加农业收入[1]。

目前,在成都地区不同种植模式下水稻整个生长期常见的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立枯病、稻曲病、稻粒黑粉病、青枯病等,主要虫害有二化螟、稻蓟马、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苞虫、三化螟、粘虫等[2]。笔者对水稻常见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发病条件、传播途径及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水稻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1主要病害

1.1稻瘟病

稻瘟病又名稻热病,水稻自幼苗至抽穗均可发生,是一种多循环病害,越冬的菌丝在适宜时期能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在秧苗或秧田形成初侵染,由于受干旱、高温等特殊气候影响,再加上进入雨水季节,田间温湿度增大,给稻瘟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旦发生,会导致水稻减产甚至绝收。近几年,成都的稻瘟病每年均为中等发生,是该市水稻的首要病害。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2007年对全省主要水稻品种抗谱结果测定,在全省主栽品种中,没有高抗稻瘟病品种,因此,对该病的防治显得尤为关键。

稻瘟病按病害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和不同部位所表现的症状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

1.1.1苗瘟。在种子发芽至3叶期以前发病,病苗在靠近土面的茎基部变成灰黑色,上部变淡红褐色,终至枯死。

1.1.2叶瘟。发生于3叶期后的秧苗或成株叶片上,一般从分蘖至拔节期盛发,叶上病斑常因天气和品种抗病力的差异,在形状、大小、色泽上有所不同,可分为慢性型、急性型、白点型和褐点型4种,其中以前2种危害最重要。

1.1.3节瘟。发生在茎节上,初期出现针头大的褐色小点,后扩大至节的全部或一部分变为黑褐色,茎秆易折断,其出现预示穗颈瘟易发生。

1.1.4穗颈瘟。主要在穗颈或穗轴和枝梗上发生,穗颈发病,病斑褐色或灰黑色,从穗颈向上向下蔓延,最后造成白穗,群众称之为“吊颈瘟”。

1.1.5谷粒瘟。谷粒上病斑变化较大,一般为椭圆形,褐色或黑褐色,中央可变灰白色,米粒不充实,甚至变黑。

1.2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或在田间杂草等其他寄主上越冬。翌年春灌时菌核飘浮于水面与其他杂物混在一起,插秧后菌核粘附于稻株近水面的叶鞘上,条件适宜生出菌丝侵入叶鞘组织为害,水稻拔节期病情开始激增,病害向横向、纵向扩展,抽穗前以叶鞘危害为主,抽穗后向叶片、穗颈部扩展。长期深灌,偏施、迟施氮肥,水稻生长过于茂盛,徒长都会促进纹枯病的发生和蔓延[3]。

1.3水稻立枯病

水稻立枯病是在幼苗1叶1心至2叶1心期,由于受低温、土壤水分及空气湿度偏低、弱苗等多种不利的环境因素影响,导致秧苗的抗病能力降低,从而被病菌乘虚侵入所致的苗期病害。首先表现为根色不鲜,逐渐变黄褐色,潮湿时茎基软腐,心叶卷曲萎蔫,全株青枯或变黄褐色枯死,严重时全田死亡。

1.4稻曲病

稻曲病是水稻后期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近年来,在各地稻区普遍发生而且逐年加重,危害较大,对有些杂交水稻品种危害特别严重,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稻曲病的发生程度除了与水稻孕穗、抽穗期间的气象有关外,还受施肥水平的影响,高氮肥水平的田块发生较重。稻曲病仅在水稻开花以后至乳熟期的穗部发生,且主要分布在稻穗的中下部。稻曲病粒比健粒大3~4倍,黄绿色或墨绿色,人食病后粒易生病。

1.5稻粒黑粉病

稻粒黑粉病主要发生在水稻扬花至乳熟期,只危害谷粒,每穗受害1粒或数粒乃至数十粒,一般在水稻近成熟时显症。染病稻粒呈污绿色或污黄色,其内有黑粉状物,成熟时腹部裂开,露出黑粉,污染谷粒外表。

2主要虫害

2.1二化螟

二化螟除了危害水稻外,还危害玉米等。以老熟幼虫在稻茬、稻草和其他寄主植物的根茬、茎秆中越冬,水稻二化螟1年发生1~5代。在成都平原地区,经过越冬的二化螟在幼虫羽化后产卵,并在5月上旬进入第1次孵化的始盛期,5月中旬达到高峰;2代二化螟危害的高峰期在7月中旬至8月初。上述2个时期分别是水稻的孕穗期和抽穗期,若受二化螟侵害,易造成白穗和虫伤株,严重影响水稻产量。

2.2稻苞虫

稻苞虫幼虫通常在避风向阳的田、沟边、塘边等处越冬。稻苞虫在四川1年发生5~6代,能缀成多叶苞,其主要为害时期在6月下旬至7月份,1年中严重为害水稻的时期多在8月中下旬。到10月以后,成虫飞到越冬寄主上产卵繁殖至幼虫。

2.3稻蓟马

冬季以成虫在禾本科杂草中和麦类作物上越冬;次年育秧期间,秧苗长至2~3片叶时飞入秧田产卵繁殖。成虫虫体小,非常活跃,能飞能跳,受惊就飞散,具有趋绿性,此时秧苗移栽后正进入分蘖期,食料丰富,利于成虫大量产卵繁殖危害心叶和幼嫩组织,严重时秧苗枯死。

2.4稻飞虱

在四川地区为害水稻的主要的是褐飞虱,褐飞虱体小,主要由南方稻区迁飞而至,有群集为害的习性。虫害发生时多呈点片状现象,先在下部为害,很快暴发成灾,如2007年四川省大部分地区重度发生,重灾区有相当一部分田块损失惨重。

2.5稻纵卷叶螟

以幼虫缀丝纵卷水稻叶片成虫苞,幼虫匿居其中取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白色条斑,致水稻千粒重降低,秕粒增加,造成减产。

3稻田养鱼模式下水稻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

据试验观察,鱼类能取食稻脚部位及落在水面上的稻飞虱、稻叶蝉等虫害。对比试验表明,养鱼的稻田农药用量可减少50%以上。但是由于稻田中病、虫、草种类多,发生情况也很复杂,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还不能完全代替农药治病治虫[4]。

3.1防治方式

在当地农业植保部门指导下,以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或种植合作社为主体,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

3.2防治原则

优先采用农业防治措施,通过选用抗病虫品种、科学合理的种子处理、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科学管水和管肥、中耕除草、清洁田园等一系列生态调控措施起到防治病虫草害的作用。稻田养鱼后,水稻的病虫害明显减轻,尤其是使用诱虫灯、性信息素诱杀害虫后,农药的用量大大减少[5]。为了提高稻谷和田鱼品质,实现有机(最少要实现绿色),在施用农药时必须要使用对水稻、鱼类危害很小的低毒药剂,并严格控制用药量。

3.3防治方法

3.3.1非化学防治。

3.3.1.1灌深水灭蛹。在二化螟化蛹高峰期时,及时翻耕并灌5~10 cm的深水,经3~5 d,杀死大部分老熟幼虫和蛹。

3.3.1.2合理利用和保护天敌。水稻生产前期适当放宽防治指标,田垄种植大豆,蓄养天敌,利用青蛙、蜘蛛、蜻蜓等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的控害作用来控制害虫危害。

3.3.1.3诱虫灯诱杀成虫。利用害虫的趋光性,田间设置诱虫灯,诱杀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的成虫,减少田间落卵量,降低虫口基数。每2.00万~2.68万m2安装1盏灯,采用“井”字形或“之”字形排列,灯距为150~200 m,天黑开灯,凌晨01:00关灯,定时清扫虫灰。

3.3.1.4性诱剂诱杀。在二化螟每代成虫始盛期,每667 m2放置1个二化螟诱捕器,内置诱芯1个,每代换一次诱芯,诱捕器之间距离25 m,放置高度在水稻分蘖期以高出地面30~50 cm为宜,穗期高出作物10 cm,采取横竖成行、外密内疏的模式放置。在稻纵卷叶螟始蛾期,每667 m2放置2个新型飞蛾诱捕器,距离为18 m,诱芯所处位置低于稻株顶端10~20 cm,每30 d换一次诱芯。

3.3.2化学防治。

3.3.2.1防治适期。重视秧田病虫害防治,使秧苗健康下田,减少大田防治次数,节约农药成本。根据当地植保部门发布的病虫防治信息,在主要病虫害的关键防治时期或达到防治指标时(表1)进行药剂防治。

表1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

病虫害名称防治指标或防治适期病虫害名称防治指标或防治适期

秧苗期恶苗病

和稻瘟病水稻浸种时预防纹枯病水稻封行时防治1次,病丛率达20%时再次防治

二化螟分蘖期二化螟为害枯鞘株率3.5%,穗期二化螟为上代667 m2残留虫量500头以上,当代卵孵盛期与水稻破口期相吻合稻瘟病分蘖期田间出现急性病斑或发病中心,老病区及感病品种及长期适温阴雨天气后水稻穗期预防

稻飞虱分蘖盛期500头/百丛,穗期1 500头/百丛稻曲病水稻破口抽穗前5~7 d施药,如遇适宜发病天气,7 d后需第2次施药

稻纵卷叶螟分蘖及圆秆拔节期每百丛有50个束尖,穗期667 m2幼虫量超过10 000头

3.3.2.2

用药品种。选用的农药要对口、高效、低毒、低残留,严禁使用对鱼高毒的农药品种。农药剂型方面,应多选用水剂或油剂,少用或不用粉剂。养鱼稻田草食性鱼类有除草作用,因此养鱼的稻田一般不使用除草剂。

3.3.2.3施药方法要得当。养鱼稻田常用的施药方法有以下3种:一是在施用农药前要将田水加深至8 cm以上,并不断注入新水,以保持水的流动。二是放浅田水,让水面低于田面5 cm以上,把鱼集中在鱼坑后再施农药,等稻叶上的药液完全干后(施药后0.5 h左右)再放水进田,且水位要高于原水位。三是分段用药,将稻田分成2段,第1天将鱼赶到排水口一边,给进水口一边水稻施药,第2天将鱼赶到进水口一边,给排水口一边水稻施药。上述3种方式中,如果稻田里鱼数量偏多,最好使用第1种施药方式;如果稻田里鱼数量偏少,最好使用第2种施药方式。

施用农药时还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使用粉剂农药要在清晨露水未干时施用,以减少农药落入水中。使用水剂、乳剂农药宜在傍晚(16:00后,夏季高温宜在17:00以后)喷药,可减轻农药对鱼类的毒害。二是喷药要提倡细喷雾、弥雾,增加药液在稻株上的粘着力,减少农药淋到田水中。三是下雨或雷雨前不要喷洒农药,否则农药会被雨水冲刷进入田水中,既致使防治效果较差,还易导致鱼中毒。

3.3.2.4严格农药使用准则。农业部渔业局、部分兄弟省份水产局制定了稻田养鱼技术标准,要严格按照农药的正常使用量和对鱼类的安全浓度,严格施药次数和休药期,严禁使用稻鱼违禁药品。既要保障水稻生长安全,把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又要确保养鱼安全。参照相关标准,结合成都市稻田养鱼实际,推荐使用以下对口、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品(表2)。

表2稻田养鱼模式下水稻病虫害防治农药

农药品种主要防治对象施药量商品药量对水量∥kg/hm2喷施次数

次休药期

d

扑虱灵稻飞虱、稻叶蝉360~450 g/hm2600~750≤2≥14

稻瘟灵稻瘟病360~450 ml/hm2900~1 125≤2≥30

叶枯灵水稻白、叶枯病4 500~6 000 ml/hm2900~1 125≤2≥30

多菌灵稻瘟病、纹枯病1 500~2 250 ml/hm21 500≤2≥30

井岗霉素纹枯病1 500~2 250 ml/hm21 125~1 5002不限

托布津稻瘟病750~1 125 g/hm2600~750≤3≥15

吡虫啉褐稻飞虱300~900 g/hm2600~750≤3≥15

Bt三化螟、二化螟1 500~5 250 g/hm2750~900<3≥10

龙克菌白叶枯病1 500~2 250 g/hm2600~750<3≥7

阿维菌素三化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虫750~1 500 ml/hm2600~750<3≥30

杀虫双稻螟虫、稻纵卷叶虫、稻苞虫3 000~4 500 ml/hm2750~9002≥30

三环唑稻瘟病1 125~1 500 g/hm2600~7502≥30

注:以上水稻最迟一次施药距离收鱼都在30 d以上,因此食用时农药残留更低、更安全。

3.3.2.5轮换用药。不要固定使用一种农药,要适时轮换以免产生病虫害的耐药性。比如防治稻瘟病,应稻瘟灵、托布津、三环唑和多菌灵轮换使用;防治纹枯病,应多菌灵和井冈霉素轮换使用。尽量使用兼用型的农药,如多菌灵可防治立枯病,还可兼治青枯病、稻瘟病、纹枯病等。

3.4质量安全控制

3.4.1防治档案的建立。

稻田药剂的使用应做如实记载,及时检查药剂使用情况及效果,并填好田间档案记载表。

3.4.2回收与处理。

农药及相关防控物质的包装材料、废弃物应回收与集中处理,严格防止污染传播。

参考文献

[1] 吕东锋,王武,马旭洲,等.生态渔业中稻田养鱼(蟹)的生态学效应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0(3):51-55.

[2] 陈瑜.永嘉县稻田养鱼病虫防治和土壤改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1(12):287-288.

[3] 章烈辉,刘占山,肖启明,等.我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J].中国稻米,2009(1):6-9.

[4] 苏靖,梁秀杰.淮北地区稻田养鱼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8):279-280.

[5] 刘奇文,周珩.生态稻田养鱼技术[J].福建农业,2013(7):31-32.

推荐访问:成都市 养鱼 稻田 水稻 关键技术